傅雷家书读后感

时间:2023-08-26 15:16:2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读后感[共13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傅雷家书读后感[共13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

  “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无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纵观全书,我想,也许正是这句话凝结了傅雷对儿子傅聪最含蓄深沉的父爱。《傅雷家书》共收录了近百封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其中有艺术家之间思维碰撞的火花,有对新中国未来的发展展望,有对儿子为人处事行为习惯的培养,所见所闻的分享,也有嘘寒问暖枝叶关情的温情。然而最感动我的.,也许就是一个严厉的父亲不经意间的真情流露。

  傅雷教子极严,有时近乎不近人情,这一点傅雷在《家书》中也屡屡提到自己对过去“不懂做父亲的艺术”时的后悔。尽管傅雷是如此的一个严父,在傅聪离开中国留洋学习钢琴之际,也是恋恋不舍难以割舍。书中有这样的话“园丁用血泪浇灌出来的花果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可是在离别的关头怎么免得了割舍不得的情绪呢?“无意中,在傅聪离开之际,我们可以在此一窥傅雷作为父亲柔情的一面。又有哪位父亲会讨厌自己的孩子呢,从来都只是“因爱生恨”为了促使子女前进的鞭策。

  《家书》中亦可见得傅雷身为父亲事无巨细,无微不至的管教。不管是为人处世的原则,生活学习的安排,行为习惯的规范,演奏时的表情姿势指法乐理,他都一点一滴地写在家书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处便是傅雷提醒傅聪:“围巾必须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这样的琐事也不吝笔墨地写在家书中!实在是无微不至。对于子女,父母便是如此。总是细细碎碎,总爱唠唠叨叨,总是对子女有着各种各样的不满意,追根到底,也许就像开头那段话所说的一样,父母就像“一面忠实的镜子”之作用,就是“正其衣冠”,检查自己的污点。人们往往不愿意直面自己的缺点,而父母的指出让我们无法逃避,从而还怨恨镜子太过诚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父母的唠叨教育总是有所逆反不从。其实他们如是,不过是想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罢了。

  读《傅雷家书》,在傅雷质朴的文字中总能联想到自己的影子,总是蕴藏了不曾言明的含蓄之爱,细细咀嚼,那份柔情犹在。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

  在这个漫长的寒假中,我读了《傅雷家书》这一本书。起初我以为里面大多是一些长篇大论,读起来十分枯燥,可当我打开书细细品读了之后,我就将我之前的想法毫不犹豫的否决了。

  书中所写的并不是那毫无趣味的道理,而是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在这其中包含傅雷对儿子的教导,但在我看来,那完全就是平常我们在生活中与父亲的对话。虽然这些都是傅雷给儿子的家书,但从其中的内容来看,仿佛他们就在面对面对话,丝毫感觉不到他们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隔着大海的距离感,也感觉的.到一个是严父一个是游子的隔阂感。

  傅雷,一个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人,对亲人有着无私的关爱,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从他给儿子的一封封家信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儿对儿子的情深、对儿子的鼓励和对儿子嘱咐。字里行间都散发出一种傅雷对儿子的深爱,不仅有对儿子的肯定,鼓励他树立努力拼搏的决心,也让儿子倍增成功的信心。此外,他还并直接提出自己的希望,希望儿子多与自己沟通,给孩子指明了前进的路线和发展的方向。

  傅雷对于傅聪而言,是父亲,是老师,是朋友,亦是知己,他们在信中不仅仅只是谈生活的琐碎,他们还谈人生,谈艺术。傅雷不仅是儿子的楷模,他也成为了我们的好榜样,他告诉我们读书并不是提高修养的唯一途径,即使是读书,也不能只偏重某一学科,要多方面的读;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一味的用功,要懂得适当放松;与人交往,要礼尚往来,不要给人留下忘恩负义的印象;要时刻心系祖国,把报效祖国作为己任。

  在看这本书时,我时不时的也会想起自己的父亲。平时,他总是板着一张脸,对我也十分严格,有时也会让人望而生畏,我也经常与他对着干,闹过不少矛盾。但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我忽然感觉自己更加了解父亲了,我明白他对我的爱是深沉的,一句句叮嘱,一声声责备,都是他对我的关爱。不同于母爱的温柔,父爱是深远而宽广的。

  《傅雷家书》对我而言是一部真正使我发生变化的书,这是一部拉进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书,它能使父母更懂孩子,也能使孩子更理解父母,是一部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看的书。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

  近几周来,我阅读了《傅雷家书》。傅雷,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更是一位著名的父亲。

  从《傅雷家书》中折射出来的,是傅雷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有人评价傅雷是一个标准的“中国式家长”,对于孩子(尤其是长子傅聪)是标准“中国式教育”。对于“中国式教育”,古人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样的教育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是危险的,毕竟天赋也不是逼出来的。那傅雷为什么成功了呢?因为傅雷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对于傅雷式的教育,我想傅雷与其妻子的墓志铭是最好的'概括:“赤子孤独了,便会创造一个世界。”

  "赤子"最早是老子所用的比喻,在《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中,老子写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孟子·离娄下》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其中"赤子之心"即婴儿之心,婴儿之心当然纯洁无瑕,没有丝毫杂念。

  可见,赤子就是内心纯洁,没有杂念之人。傅雷的教育,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培养为一个不受世俗干扰,沉静在世界万物之中的人。这一点与千百年前的一位伟人不谋而合:“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心无杂念,就能成为大器吗?不是的,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英勇战死锦竹,这是心境淡泊的人能做到的吗?还要归功于诸葛亮和他的妻子黄月英对他的熏陶,这一点又与傅雷的家庭不谋而合。傅雷作为一名革命时期的文学工作者,他的思想是进步的,对于新中国的热爱传给了傅聪,傅聪也不止一次地在信中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傅雷的艺术修养是高深的,这也对傅聪的艺术之路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所以,傅雷式的教育,不同于中国式教育。真正有意义的中国式教育,是像傅雷那样,既做严父,严于律己,严于待人;又做慈父,宽于待人,关爱他人;还做良师益友,适时地透过一段话传授做人的道理。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4

  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离家在外,有哪对父母不牵肠挂肚呢?《傅雷家书》这本书充分证明了这句话。这本书汇集了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和夫人写给远在海外的儿子傅聪的186封书信,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傅雷对待儿子就像一个慈爱的朋友,他的教子之道是我最为欣赏的。爱子本是人之常情,但傅雷对儿子的爱却不是普通的脉脉温情,而是一直把人品和艺术教育放在第一位,并体现在对儿子生活细节的关注中。比如:傅雷交代儿子围巾和大衣要一同放在衣柜里,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上;演出结束出台谢幕时,面部表情要温和,不要太严肃……这些傅雷对儿子细节的教导,让我感动,他是一个多么细心的父亲啊!傅聪从事音乐专业,傅雷对于儿子的专业成长尤为关注,但他没有去强加要求,而是谈自己的体会心得,和儿子做平等亲切的交流探讨,这样的教育,傅聪怎能不优秀。

  我常想:傅聪能有这样一个父亲,是多么的幸运。傅雷像一个朋友,温和体贴,炽热真诚,耿直坦率,智慧睿智的朋友。而我的爸爸他好像从来都没有和我有过这样的交流,他在我眼里只是一个负责生我养我的父亲,尤其是近些年,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因此我对父爱的印象是模糊的。通过读这些家书,让我也忆起父亲对我的那种爱,也许普天之下父爱都是统一的。小时候我喜欢跳舞,爸爸经常陪我一起跳舞,每次跳舞都很快乐,虽然满头大汗,但是和爸爸待在一起的时光真的让我很享受。爸爸很和蔼,也曾经把我捧在手心里,是一位妥妥的“女儿奴”,只是这些年随着我的长大和生活的压力,他不得不外出谋生,为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这何尝不是换一种方式在爱我。也许相比傅雷,我的爸爸并没有他那么的有文化,有很明确的教育理念,但他一直都在以他的方式爱着我,他的爱虽然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却一直在静静地包围着我!

  读着傅雷笔下的纯纯人生语,感叹于两辈人之间那悠悠亲子情。我想,我已经长大了,也更应该懂得理解父母,做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5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印象最深的除了傅雷每信必有的关于音乐的见解和如何做事做人的教导外,最记得的就是他告诉傅聪,进屋脱大衣时要连丝巾一起拿下来,站立着跟长辈说话时,要身体站直两手下垂,以及若把手抄在裤袋里,是很不礼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则更不礼貌。看到这些文字时,我的惊讶甚至大过了我的感动。这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呵!这样的琐事,也要不远万里点点滴滴地写在信中。其间洋溢的仿佛尽是生命爱的乐章。看着这本书,就仿佛傅雷夫妇的音容笑貌都跃然于纸上,就仿佛傅聪的琴声流淌在字里行间。我感到这是博大而精深、感天而动地的一本书。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因为它的不对外发表,导致了它的随意天然。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半点的防范心理也不必有。所以,读信读到后头实际上读的是人。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吧。“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高尚的父母,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每一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像傅雷先生那样严格、那样细致、那样富有原则性、倾注那么多心血教育子女的父亲,却是世上不常有、不多见的。

  我相信天下的父母心都是一样的,都希望儿女能够有成就,我也是做家长的,虽然对孩子的管教还是很严,但是比起傅雷的耐心和爱心,相差甚远。傅雷的博学多识和极高的个人修养值得我们学习,正是他的言传身教和循循善诱才培养出了杰出的儿子。为了孩子,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向傅雷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傅雷家书》如山间潺潺清溪,如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无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质朴。家书因自然亲切而容易贴近读者心灵,家书因饱含真情而生动感人,每当夜深人静我在翻阅家书的时候,总能在幻觉中隐约听到一缕琴声从书页间传出,那是儿女内心深处的琴,穿越千山万水千年万载的空间和时间,永不停息地在我们心头奏响。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6

  家书,是亲人之间互相倾诉的媒介。思念之人以情为笔,以感为纸,书写下句句行行。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担心、思念、祝福、祈盼——祈盼对方也回一封,也好平了自己胡思乱想的心。

  看似是父亲的开导,但其中还隐隐含着什么。让我们还原场景,略显疲倦的父亲对孩子语重心长:孩子,你尽早了解爱中心酸,便会学着接受一些。流过的泪虽苦涩,却可以在泪中微笑着向她说,愿今生今世两不相见!

  不知那个父亲是否身为过来人,可话中安慰的感觉却不言而喻。于此,不是父亲,而是身边挚友,向初尝禁果的少年劝诫。这是身为父亲的严厉,冷硬却夹杂着担心与思念。

  身后父亲的心愿,“总之,你无论再定演出合同方面,在情感方面,在政治行动方面,主要避免‘身不由主’,我写这封信的心情尤其感触万端,非笔墨能形容。孩子,珍重,各方面珍重,千万珍重,千万自爱。”

  多次强调,望君自重自爱。为父已无太多话对你说,滔滔江河提笔之时便化作一江春水缓缓流动。我写这封信的心情非笔墨能形容,除此之外,还有吗?跳过人物带入,我们看到了不再年轻的父亲提起笔为远在他国的儿子写信,只留。珍重!

  儿子啊,你可知这一字一画都刻在了你体衰的父亲的心上,你能了解他吗?我想父亲一定会说:希望吧,若是不可,也不强求。只要你安好那便足矣。这是身为父亲的`软言细语,真挚还包容着祝福、祈盼。

  我见到书的特点。若是整张家书,全都是教育儿子待人谦虚,做事严谨;不气馁,不骄傲;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的话未免有些冷淡。这是家书,面对学有所成的儿子,除了感到自豪,不应该还有一点寂寞吗?毕竟……那是从小养大的儿子啊!《傅雷家书》还成功在那一丝人情味儿。不说全部,大致上寄给傅聪信的日期后,都会有一两句描述家人近况的话。我还记得那一句。

  “前几日我连续着发烧,直到近期才有所好转。”“你娘很想念你,何时你能寄一封信过来呢?”

  后记:看到书的前言,方知傅聪是在葬礼上赶到的。我仪表堂堂地归来时,你已去了。黑白相片印着你曾经地容颜。因为时差,计划中的正午到来已推移到黄昏迟暮。树欲停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一遍遍温习泛黄的纸信,想从墨香殆尽的纸张中看到昔日人。

  我给您的回信,远少于您给我的,连关心也是,有时几个月也不会一封,可我却不曾在意。

  今日,我终究是慢了一步。

  愿天上的亲人,一切安好。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7

  那年火车的汽笛声隆隆,年少的他拎上行李独自踏上前往异国的路,火车缓缓开动,渐渐远去,余下一个空旷的站台,与一对搀扶的依然。望向火车逝去的地方。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给你,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幽夜,无边的夜色凉的似水,寒寂的黑暗里一盏暖黄色的灯光亮着,而已有些苍老的.他正伏在桌上,笔端沙沙移动洇开一片片墨色。“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跟你说……”写到这了里,那微蹙的眉眼不由地舒展开了些,他也许是想起了孩子那蹒跚写不的姿态,嘴角悄然勾起一抹温情的笑意。然而又想到孩子现在已远在他乡,他又不免微微惆怅。起身站到到窗前,他眺望的目光融入那苍茫的夜色,似一根绵长的线,一直系到海洋的彼岸,孩子的身前……

  《傅雷家书》,就是这几载时光里,一封牵挂的合集。初读它,就为那细致深切无微不至的关怀而感动。读着它,我似乎就是那个孩子,在家的千里之外,却能听见那一声声关切的呼唤,听见那一句句苦心的念叨。在信里,傅雷是傅聪导师,是友人,是知己,更是父亲。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傅雷在各个方面都予以了孩子他自己的教导。这不敢说是最权威的思维,却一定是最真心的话语。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把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融入了对傅聪的谆谆教诲中,教他如何成才,如何立身,如何处事,如何爱国,如何做人。

  再翻开它,那浓浓的父爱就在文字间流淌。为傅聪用几个星期时间手抄的一本六万余字的书,在他口中那样轻描淡写。怕傅聪身在异国而陌生了中国传统文化,她又那般严厉地强调,又不顾麻烦与困难,坚持邮寄有关书籍,从《诗经》、《楚辞》到宋词,明曲,再到自己的译作。在信里他一次又一次阐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学思想,不止一次明令要求傅聪用中文回信,并纠正其用错了的字词。这份爱,便因这种家园责任感而更加醇厚。

  用文字诠释何为父爱,用心将天涯海角相连,这是《傅雷家书》给我的最深感触。即使身隔千山万水,傅聪也一定能看着信,与父亲谈着心,因为家书就像一根长长的线,无心中连接着彼此,将凝聚成珠的相思与一颗一颗串起。

  抑或是,父爱就是那一封家书,在泛黄的褶皱里在微褪色的墨迹里,在漫远的时光中,却越发地浓醇,深沉……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8

  我时常会思考一个问题,父母是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吗?为什么他们总是那么善变,上一秒还是风平浪静,下一秒就波涛汹涌,是不是他们对我们的爱很淡很淡呢?只要我们犯了错误,爱就会立马消失破碎……这些困扰我好久的问题,在我读完《傅雷家书》这本书后都解决了。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明白,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永恒地存在。傅雷对他的儿子傅聪有着深深的爱,但当傅聪年幼时,父亲对他却是非常严苛,近乎不近人情。当傅聪长大离开后,傅雷深切地感受到对儿子深深的牵挂,他将这份爱化为一封封家书,藏在对儿子每一句的谆谆教导中。他时刻关注儿子的成长,用爱去鼓励他前行。当他发现儿子的错误时,也会明确地指出,并耐心地教导他;在儿子遇到困难时,他更会努力地去帮助他,比如傅雷对儿子在艺术上的点拨:“《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像琵琶的声音极切;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几句,等于一个长的pause;‘银瓶……水浆迸’两句,又是突然的attack,声势雄壮……”在这一段中,我看出了他对儿子的深爱,其实傅雷对音乐的研究并不是那么深刻,可是他以其渊博丰富的知识,睿智的见解对儿子予以了点拨,他能看穿诗韵和琴的联系,体现了他在文艺上的深厚造诣,也告诉儿子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形式彼此都是相通的。

  对傅雷的夫人,傅聪的母亲,我也有着极高的敬意。在傅雷对儿子极其严苛的时候,她在精神上也备受折磨,但她却一直努力调和着父子之间的关系,而在傅聪不回信时,她焦虑万分,无一不体现了她对儿子深深的爱。她也许不如傅雷那样拥有渊博的知识,能够给儿子独到的见解,但她却是一个平凡又伟大的.母亲,她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儿子,对儿子永远抱有希望,永远以自己的儿子为荣。

  爱是什么?爱是一抹春风,轻轻拂过你的脸庞,围绕陪伴在你身边,而你也许并不知道,你的凉爽舒适正是因为清风的相伴,你的幸福安逸是有人在默默守护;爱是一把雨伞,虽然你不是每时每刻需要它,但当你真正需要帮助时,它就在那里,随时准备好为你遮风挡雨;爱是一本书,它教会你很多很多,在你迷茫时为你指明道路,在你骄傲自满时教会你谦虚做人。

  傅雷用一封封的家书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爱,而我们的父母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表达对我们的爱。正因为父母的爱,我们才少走很多弯路,正因为父母的爱,我们才砥砺前行,正因为父母的爱,才成就了今天和未来的我们。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9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它告诉我: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淹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在这一封封家信里,我领略到了傅雷的才华和他的艺术修养,是那么令人钦佩!在家信中傅雷教给他儿子做人的道理,为他儿子引导生活得方向,还与他儿子切磋音乐方面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封封饱含亲情的家书中有一段我十分喜欢的话:“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使你过分紧张,低潮不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是在傅聪精神消沉的.时候,傅雷劝他时说的,我觉得这句话很有哲理,在这一生中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则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和心情,用乐观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傅雷家书》不仅是一部人生哲理之书,还是一部饱含浓浓亲情的书。

  傅雷在这家书里淋漓尽致的表达了他对儿子的关心与爱意。从家书开头亲昵的爱称到字里行间的问候,傅雷大胆的表达除了一般父母不敢表达的感情。

  在傅聪赛前紧张的时候,傅雷会告诉他:“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在傅聪得意的时候,傅雷会告诉孩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

  傅雷说他要和他的儿子做最亲密的朋友,这也许是父子关系的最高境界吧!他们之间没有什么避讳,他们会交流一切。

  现在,我被傅雷与傅聪父子之间的真挚的感情所打动。这种伟大的父爱影响了傅聪一生,在读此书的同时我也感触颇深。《傅雷家书》给了我许多影响,傅雷的严谨作风和深邃的思想潜移默化的教导了我;我喜爱这本书,敬佩傅雷的为人与学识,羡慕他和一家人的相亲相爱,感动于文字间的深情。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0

  打开《傅雷家书》,就是走近一位父亲,聆听他“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诲”。父亲对孩子的深爱作为一条人类的公理,如同太阳的光辉温暖着其间的每一个人。傅雷对傅聪的爱也是如是,这样的爱是高尚的、纯洁而又无私的,它荡涤了世间尘事的功利,洗去了人生的浮华,留下的是舔犊情深的人间第一情。“多少对你的爱,对你的友谊,不知如何在笔底下传达给你!孩子,我精神上永远和你在一起!”这是多么真挚的人间真爱呀。

  然而,这样的爱毕竟又是特殊的,它超越了那种爱加威严式的教导,代之的却是建立在父子心与心相互交流基础上的一种隐没、深沉的父爱。傅雷是“清高”的那类人,在他的骨子里都渗透着这种独特的个性,当他把这种“清高”带到给儿子的信中,却成就了一份“清高”的父爱!

  于是这一封封家书中便少了几分唏嘘不已,更没了世事钻营的技巧,写下的.却是对人生、艺术的见解,对崇高精神和真理的追求。人生何其大,真理又何其空!而这又是多么可能会使这些家书变成概念的准则!然而没有,做父亲的以他自己大半生的心路历程来给爱子揭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归宿!这般的揭示却不是那种艺术化的“展示”,却是结合了百般的勇气和无私的爱。

  傅雷极其敏锐地觉察到孩子在艺术之外所遇到的问题,譬如交友、感情、花销等等。家书中有一句话是“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我想:一个人有了它,也便有了整个世界!

  在生活上,他教给儿子外国的礼节,指导儿子的为人处世;在事业上,他为儿子搜集资料,一起研究音乐艺术,他们是一对父子,却更胜似一对朋友。在儿子跌入人生低谷的时,他以激情的语言唤起儿子的自信;在儿子演出成功时,他以平实的话语说服了儿子的躁动。他为儿子所付出的,远远胜过自己。

  在那段父子离别的日子里,父亲用一封封家书,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文字,延续了一段远隔重洋的父子情,让远在他乡的儿子不再孤独。是那一封封家书,让我们看到了父亲的另一面,读懂了父亲那份热烈却又深沉的爱。傅雷对儿子的爱,不是那么强烈,也不是那么震撼人心,更不是那么耀眼,但它很温暖,慢慢地流入心里,滋润着整个灵魂。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1

  这几日不论是上班还是夜晚,都抽空读几章《傅雷家书》,撇去那些成堆让我头晕的交响曲名,音乐家,画家,剩下的全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与期待。父子可以如此谈人生,谈哲学,谈音乐,谈文学,何尝不是一件难得且幸福的事。朋友易寻,知己难求,倘若有一个人可以在思想上与自己畅所欲言,谈古论今,最好再把酒言欢,真是夫复何求。

  傅雷对艺术有自己独到的见地,不管是音乐,文学亦或是绘画,而艺术都是相通的。于是我总是尝试在他的话语里寻求自己对摄影,对文学疑问的答案。谢天谢地,近日的苦闷得以解脱,虽说书里未必有黄金屋同颜如玉,可单单让迷茫的自己豁然开朗,重拾方向,已是最大的收获。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是个极守计划且自制很强的人,总是让儿子制定出生活,时间,工作的制度且严格执行;大约这也是自己欠缺的吧,总是容易半途而废,容易被情绪控制。于是只得在路上走走停停,偶尔还走上岔路,不过终究还是绕着圈子回来了。

  颓废的日子,总是放任自己,有时也在想究竟平时生活里的那些个所谓爱好带给了自己什么?如此沉迷又是为何?如果仅仅是爱好,又为何因此而苦闷?难道爱好不应该轻松快乐些么?傅雷在家书里对傅聪说:“想必你的苦闷来自于自己演奏的技巧无法表达出心中的音乐,苦于找不到门路,可当经过老师指点,技巧日渐提升到可以表达的时候,你心中的音乐又去到了另一个层次。”我想这也是自己苦闷的原因吧,因为技巧尚未达到可以表达心中所想,所以焦躁万分。如他所言,光有感性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心理作用太容易变,必须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才能深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个性以及人格的一部分,才会变成自己独有的特点。而只有真正深入了解理解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从而对其产生强烈的感情,才能引起共鸣。

  也许每个人对爱好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态度,可也许对自己而言,这些并不仅仅是娱乐消遣,而是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存在,是极其严肃的一件事。从前一直会问自己究竟什么才是生活的`意义?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惊天动地或与众不同的事才能证明其存在的意义?如今渐渐体会到书中所言,这些个每日自制的花费时间去做的点滴,阅读,写作,画画,摄影,舞蹈,踏青。。。这一切的一切便是生活的艺术。

  用傅老的一句话总结,那便是:“情感与理性平衡所以最美,因为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学,生活艺术。。。”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2

  每个父母都无比牵挂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身处何方,他们的身上都会牵系着父母的心。书的作者傅雷用笔将这父母心书写在纸上,让爱化为家书,一封封寄向远方的儿子傅聪。

  傅雷于1945年1月18日晚写了寄给留洋的儿子傅聪的第一封信。整封信由月台上的离别勾起了对儿子童年的回忆。从儿子倔强出走到父亲的忏悔,无不体现出父亲的懊悔。我想:即便是如此深沉的父爱,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也会一股脑儿的全部涌出来。误解了儿子,可能是因为碍于面子,不便说出自己的后悔;也可能因为内心的固执,所以故意掩饰,装出一副严厉的样子可是,当儿子走了,在火车上笑吟吟地向父亲挥手的儿子去了相隔万里的异国他乡,父亲也就不再掩饰,或是再也摆不出以往严厉的面孔,将后悔随着离别伤感的泪水一起涌出。

  此后的几十封信中,角角落落无不体现着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父亲买儿子每一场演出的唱片,父亲知道儿子这几天会有哪些安排,将来你预备谈什么近代作家,望早安排早些来信。我也可以供给材料。,我认为回国一行连同演奏,至少要花两个月。而你还要等波兰的零星音乐会结束之后方能动身。这样前前后后要废掉三个多月此外,父亲从儿子的来信中了解儿子的心情,并在回信中给予帮助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至于惹你麻烦。父亲理解儿子,所以不絮叨那些琐碎的家常,小心翼翼地和儿子做朋友。

  书中没有附上傅聪的回信,但是从傅雷的信中可以看出,儿子是非常信任父亲的。从对艺术的批判到对困难的'苦恼,傅聪一定都写到了回信中。只身异国他乡,傅聪将自己的内心写在了回信中。生活中除了练习演出,便是等回信了。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生活这时在祖国的父母便成了儿子的精神慰藉。

  书信在父子的手中来回穿梭着,这一边父亲简述着家庭琐事,那一边儿子叙述着自身经历。书信长了,是父亲对儿子不忘的叮咛与自己对一些遭遇的叙述;书信短了,是父亲对儿子迟迟不来的信的期盼和对儿子的担忧。

  可无奈的是,这桃花潭水都深不及的父子情,草草一封书信怎能代替?傅雷的信似乎是带壳的果实,剥开了,便是一颗盼儿,忧儿的父亲的心。

  世界上最真诚,最令人感动的爱就在这一封封家书中了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3

  《傅雷家书》是著名翻译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和他妻子朱梅馥(fu四声)在1954年至1966年的186封书信。这些信件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非常值得家长们阅读和学习。书中反映了傅雷先生夫妇的教育理念,例如他们尊重孩子的选择,任何事情都让儿子自己决定。傅聪准备去苏联留学的时候,傅雷先生夫妇只是帮儿子理清了他的处境,去苏联的影响,但在关键问题上还是等他决定,并不过度表态。傅聪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离不开这种家庭教育。

  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这些信除了互通消息,维系亲情意外,傅雷先生说过他写这些信主要有4个目的:

  一、讨论艺术;

  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三、训练傅聪和傅敏的文笔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件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给孩子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他们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所以上述四个目的中,第一个是体现得最多的,在1954年到1958年,即傅聪留洋期间的信中有大量体现。比如如何理解肖邦,莫扎特与贝多芬的问题也在信中大量讨论。信中也有对诗词的讨论,比如1955年12月15日的信中就有对《人间词话》的讨论。

  第二个也处处有体现,比如在1958年十月七日中,傅雷妻子这样写道:一个成了名的艺术家,处处要当心,无意中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呢!这句话写于傅聪在1957年9月赴京参与文化部的反右活动,并做了调查,接受了批判。不知道这句话对傅聪有多大的帮助,但对我而言也有不小感慨。这句话在任何年代都适合,提醒我们不要因为有点成就就忘乎所以,以为高人一等而忽略甚至做错了事情。

  我最喜欢和佩服的还是傅雷先生愿意成为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的'良师益友,通过这个镜子,就能“照出”孩子的各种问题和不足,当父母注意并改正,孩子们自然也能意识到问题并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或许正是这本书被誉为家庭教育景点著作的原因。对于年轻的我们而言,阅读此书在体会一对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不小的启发,指点我们走好人生的道路。

【傅雷家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心得05-03

《傅雷家书》心得04-19

傅雷家书的心得06-16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11-06

傅雷家书感悟心得01-06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2-04

阅读《傅雷家书》心得03-14

傅雷家书心得感想11-29

傅雷家书精彩摘抄10-29

《傅雷家书》心得15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