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老友记观后感

时间:2022-09-29 17:36:5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屋老友记观后感

  01

一屋老友记观后感

  之前租房的时候一时冲动就养了狗。后来因为北京打狗,就加了小区的狗群,认识了一群特别有意思的小伙伴(基本都比我小十岁左右捂脸)。可惜没多久我就搬走了,又过没多久,干脆搬到了上海。想想这人生也真是无常。

  其实是想说,有时候会觉得,哪里没有养狗的人呢,哪个小区没几个群呢,似乎什么都是可以再来,什么都可以寻到替代。只可惜事实是,人生有太多一期一会,身在其中的时候未必觉得,事后再想,难免唏嘘。一幢老屋,谁都想卖掉,反正都会有新的更好的,但是真的未必。人生啊,太多说不准。你觉得老北京的院子有味道极了,实际上因为下水系统无法改造,住在里面也真的是有味道极了,也不是这房子市值多少多少抵得过。感情真的几好珍贵,而这种感觉往往要等到稀里糊涂奋不顾身的所谓爱情消退之后才能明白。

  去年年底去香港小住了一段日子,住的倒不是老楼,不过香港嘛,六十几平都恨不得隔出三室两厅四世同堂,无聊的时候坐在飘窗晒太阳,看到几乎家家户户的飘窗都改成了储物空间。也就是那天,我妈发消息来说我爸发脾气自己出院了,然后打了半个多小时国际长途回去,现在想来像是某种隐喻。自私如我爸就连陪我妈住几天医院都不肯,枉我妈苦心求医生帮忙安排还推后了住院的日程,对我只是说调理身体,没想到已是最后一次。现实啊并没有那么多鬼可以现身说法,也不是所有事都有得解释,遗憾弥补不了,猜疑也停不下来。吵吵闹闹再凶,有感情尚能弥补,哪怕只是后悔,而一生冷漠,就算同住一屋,又能点样。

  最后说一句,香港和内地啊。小孩读书当然选香港,在这一点上哪个婆婆敢出来说三道四啊,这可能才是电视剧和生活所不同的地方吧。哈哈哈哈。

  02

  一栋旧楼,本已各奔东西的四兄弟姐妹因为父亲的遗嘱逼不得已共住一屋檐下。加上原屋主两个老友记,在吵吵闹闹、争执矛盾解决过程中慢慢了解彼此,交织出一个家原本该有的温馨。

  大哥宝欢,从小被父亲逼着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拉肠粉,稍有不顺心就被打骂,过早被承担全家的责任,所以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追寻自己的梦想。但他的离家出走成为了弟弟妹妹心中拔不掉的刺,埋怨他的根源。父亲突然离世让他猛地醒悟,一家人要团结和睦,心平气和喜气洋洋的吃顿团圆饭。

  老二宝欣因为从小当妈妈般拉扯大弟弟,所以性格坚强固执,心直口快,有时脾气上来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在这几个月的相处中慢慢改善自己的脾气,也解开自己的心结。

  老三宝愉从小争气上进,在和自己心爱的妻子余花(有点港女的不出名模特)结婚后,更是想要买下天俊峰的房子??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地位,更是想把此作为妻子更爱他的手段,所以不择手段。在破产之后在家庭的支持和鼓励下重新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幸福家庭。

  小弟宝怡从小有个音乐梦??但因为在小学首次表演时紧张胆怯得哮喘病发作,护子的父亲从此不再让他表演,只想不让他受到伤害,却没想到这反而害了他。在家庭的设计的“骗局”中战胜自己的恐惧,勇敢地迈上音乐梦想之路。

  生活大部分都是由家庭琐碎的事组成的,我们有时吵吵闹闹,有时出口伤人却事后后悔不已,有时义无反顾离家只为自己的理想,然而在现实的墙撞的头破血流却怀念家。人就是复杂矛盾的生物体,不管走的多远,最后我们都要回家,就只为吃顿热腾腾的团圆饭而已。

  03

  看到演员阵容就会很想要好好看的一部戏。

  果然不负我望,演员演技精湛,剧呢虽然是有些无厘头的喜剧,但是剧情在线。

  剧中父亲老年的愿望希望四个子女能相互扶持,但是四个子女之间又矛盾重重,对彼此怨声载道,只要相遇必定是吵架。这一切都源于四个孩子不幸且缺爱的童年。

  在剧中母亲很早就去世,父亲在老婆去世后,对老大是棍棒教育加提线木偶式的控制。老大要照顾弟妹,要被迫学做肠粉,而且一旦有怨言或者反抗,就是一顿毒打,最终因为父亲一直打骂得反对老大上艺考,当演员。不堪重负的老大最终离家出走。却因此被弟妹怨恨不顾家。

  在老大离家之后,家里的重担全都压在老二身上。爱学习好强的她争取到了学校去英国读书的全额奖学金名额。却只因为父亲强烈反对,要她留在照顾两个弟弟而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在幼年时期就要承担家庭压力,导致她的性格要强固执,不懂得示弱,不知道如何表达感情。让人难过的是,老二因为学历不高,只能去工厂工作,认识自己同工厂的老公,却因为挣得不多,只是工人,而被弟弟嫌弃。

  父亲需要养家十分忙碌,老四的身体又不好,由于老三成绩很好又听话懂事,所以对老三多有忽略。导致老三从小就缺乏亲情,自私敏感,金钱至上。

  而父亲因为老四有哮喘对老四的溺爱,以及在老四幼年时期钢琴表演失误之后错误的引导,害老四胆小懦弱,一事无成。

  父亲的遗嘱中写了一句话,让人感慨万千,“我们那一代人只识谋生,不识如何教育子女。” 老父亲临终终于认识到了错误,却已经无力回天。好在剧中欧阳震华演的老大借着父亲去世的契机,把大家聚在一起,兜兜转转31集,终于解开了大家多年的心结。

  父母那一代人,大多为了家庭十分劳累,也大多都不知道如何去疼爱子女,教育子女。剧中的老父亲可以说是家里长辈的代表,除了给孩子吃饱穿暖了,就只关心孩子是否能够成材。只是剧中的人尚有这个契机去疗去童年的创伤,我们真实的人生中却又有什么机会能让我们放下心中的那根刺呢?

  PS:最后再次真心感谢演员精湛的演技,成就了TVB一部有血有泪的电视剧。

  04

  我在较差和还行之间纠结,欧阳胖胖和陈三元理应让我吃下一记情怀杀,但是这样的家常画风,以及不正确的家庭观,必须给一个差字。

  首先,宝家父母没有条件抚养四个儿女,仍旧生生生,并强迫以大带小,这是我本身非常反感的家庭观。有人可能扯到极端,说穷人不能生孩子吗,你这不是反人类吗,我想说:优生优育不是绝育的意思吧。宝家的条件如果只抚育一个孩子,是可以承受的,孩子的成长环境要好太多,但宝父母没有避孕,这又不是古代,还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思维作祟:正所谓多子多福、养儿防老,正所谓“多一个孩子不就多双筷子”、“养孩子哪有这么难,拉扯就大了”。这种把孩子物化,当做劳动力人口计算的潜意识,我始终觉得属于鲁迅笔下“人吃人”的社会。

  强迫以大带小就更恐怖了。长兄如父、长姐如母,在父母没有给到孩子应有的照顾时,要求孩子主动承担起父母的责任,等于你自己做不到还要求别人替你做,于心何忍,家里的老大就活该放弃一切奉献家庭吗。

  豆瓣有“父母皆祸害”小组已经说明了问题,父母是不需要资格准入的,很多父母把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正确的三观延续到下一代,甚至给下一代造成心理阴影、性格缺陷,但从来不反思自己,这种伤害,正因为血浓于水才更戳心戳肺,不是几句“父母养大你就是有恩”、“父母永远不会害你”可以抹掉的。

  其次,父母已经无可救药,孩子们仍旧复制着父母的伤害。老大离家出走,成为三个弟妹口中一切的罪魁祸首,表明三个弟妹已经接受了父母的家庭观,长兄应该要照顾家里,应该要照顾自己,自己的家穷和不幸,全部归罪于同样受害者的大哥,只因为他生而是大哥。大哥也接受了这种家庭观的荼毒,觉得自己离家出走不管弟妹是对不起老爸对不起弟妹,因此专程花时间设局来弥补,希望大家原谅并重归于好。

  老大问心有愧吗,谁给的他这种负罪感,这让我想起爸妈经常说“我为了养你累出病”、“我为了养你付出多少精力和财力”,这种负罪教育,让孩子意识到做不好、达不到父母预期,将愧对父母的养育,因而怕做错、怕自己没出息,软弱的孩子将永远成为负罪感的奴隶。

  二妹有几次无理取闹,让人看得闹心,完全不讲道理。可悲的是,如果二妹接受传统家庭观,她就应该相夫教子,不应该出来创业。传统家庭观对长兄有设定,对妻子、媳妇也是有设定的,但编剧偏偏表现了她的不服气。如果梅先生跑出来大喊你是家里的人妻,你要照顾婆婆、孩子,跟宝父要求大宝拉肠粉养家、放弃事业有否区别。人说亲情无私,谁又敢保证亲情中没有自私。(话说回来,梅先生绝对是本剧人品担当,能放弃自己事业成全老婆的男人,我是没见过活的)

  友情、爱情都可以建立在人与人平等的基础上,但亲情不是。出生的那一刻起,你就输给了父母,因为他们先给了你生命,你没有选择权,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来到这个世界。孩童期间,出于生理本能,你需要父母的喂养,你始终是没有选择权。因此,到了独立那一刻,父母说,你已经接受了我给予你的生命和心血,我的付出需要你的回报,对价不一定是金钱,可能是你的独立人格,翻译过来就是“在父母面前,你始终是孩子”。这是不平等条约哪,你的反抗被打上青春期、不成熟的标签,你只有履行合约的义务和责任,像大宝一样离家出走,那便是违约,不但家人、邻里、社会、国家法律责难,编剧甚至告诉你,连老爸的鬼魂都夜夜来追索,这就是农耕文明1.0时代的亲情。

  要解锁这生生世世循环的不平等合约,不是从孩子这一方解决的,如果合约另一方的父母重新理解合约呢,如果父母告诉孩子,我要感谢你来到世界上,因为是你的到来带给我人生中更美好的体验,我要付出爱和耐心作为对价,直到你独立,可以将爱的契约延续到下一代。

  之前看九龙城寨,我说那里的家常画风很温馨,刁兰、拳佬、四小舞女、水工一家三口,小事吵闹分歧是有,大事互帮互助也有,无血缘关系的人因为各种背景聚到城寨一栋楼里,胜似家人的扶持,其实城市文明时代,惺惺相惜的朋友、爱人比天生的血缘更像家人。四宝一家,套着亲情大于天的紧箍咒勉强和好如初,这种复辟传统农耕文明家庭观,所谓家长权的思想,三观不正。

  港剧确实擅长拍家庭温馨日常,但不应该是这种不健康的,片面强调父权的东西。一家人在一起最要紧,这句话不假,但如果一家人只有道德绑架和不尊重个人,不如散伙。编剧大可以客观表现这种传统家庭观的现实存在,但单方面鼓吹回到农耕文明的家族观念,格局实在太小。

  PS 有人说看剧不要代入,不要认真,这部剧只看亲情温暖即可,鄙人不赞同。意见不同的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总是被扣帽子,被视作那个看不懂剧的人,那个三观理解不对的人……我只是希望豆瓣还坚持着誓死捍卫你说话权利的精神。

【一屋老友记观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老友记歌词10-10

关于爱的作文:一屋一人一份期盼10-19

爱心屋作文02-22

爱心屋作文11-04

未来屋作文12-27

关于屋的作文04-13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历史典故10-19

一屋之道天下以行之高二作文10-22

纸牌屋观后感作文10-03

关于纸牌屋观后感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