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1-12-24 19:03:4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合集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合集5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我不能不讲信用”这就话的意思。

  3.选择合作伙伴,自编自演课本剧。

  4.了解宋庆龄为等候小伙伴放弃和家人一起去做客的事情,懂得从

  小就应当养成“守信用”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宋庆龄是怎样做到守信用的。

  教学难点:

  感悟守信用的重要,懂得从小就应当养成这种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知整体

  1.复习字词:指名差的读其他同学读对跟读,读错指出来。

  折纸 花篮 虽然 耐心 惋惜 急匆匆 惦记

  2.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宋庆龄是怎样一个守信用的人。

  二、精读课文,扎实训练

  学友互助,同桌交流

  1.分自然段检查朗读。

  2.读课文,思考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课题中“我”指谁?她和其他几人有着怎样的联系? 根据他们之间的联系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认为宋庆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交流汇报。

  当学生说到课题中的“我”指宋庆龄时,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宋庆龄的课外资料。

  三、熟读成诵,积累应用

  精读品味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描写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

  2.交流描写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反复读一读,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简要批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小组交流

  1.先朗读自己画的句子,再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

  2.讨论怎样读才能读出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格。

  3.交流时要认真倾听,能听出好在哪里,哪地方说得不够完美,能够补充。

  全班交流

  宋庆龄想了想,说:“爸爸,你们去吧!我不能不讲信用。我一定要等她!”

  1.学生首先朗读句子谈感受。

  2.其他同学补充感受。

  3.想象说话:同学们想象一下,小庆龄心理可能在想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追问:那你们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4.指名感情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评一评哪地方读得好,为什么?教师点拨、指导朗读。

  5.教师追问:后面两句话是通过描写小庆龄的( )来展现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的?生:语言(教师板书:语言)

  四、适度扩展、读写结合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宋庆龄说什么?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一段感悟,一首歌曲、

  首先学生自我酝酿,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交流

  总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争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我一定要等她

  起因 约定

  经过 等了半天 守信用

  结果 小珍生病没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2个“恼、啥”,运用自己认为合适的办法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且试着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

  3、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词句,了解故事的内容,体味诗的情趣和道理。

  教学难点:抓住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试着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

  教学准备

  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理解“苦恼”,揭示课题。

  1、 板书:苦恼

  1) 读词。

  2) “苦恼”是什么意思?

  3) 学习生字“恼”:与形近字“脑”进行辨析比较。

  小结:带“忄”的字往往与心情有关。

  4) 读好这个词语。同学们,你们有苦恼吗?说说自己的苦恼。

  2、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班长,他也有个不小的苦恼。

  补题:8、班长的苦恼

  齐读课题(注意读好“苦恼“一词)。

  3、 这位班长会有什么苦恼呢?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呢!让我们学习第八课,这是一首叙事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己大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想想:这首叙事诗中写到了哪些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 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正音。

  3、 交流:

  1) 这首叙事诗中写到了哪些人?

  板书:“我” 同学们

  大乔 小苗

  2)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交流并板书:

  裁决

  “我” 同学们

  袒护 同情

  大乔 小苗

  欺负

  3) 根据板书的提示,简单地说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 师引述课文大意,并小结:这分别是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深入学习,感受班长的“苦恼”。

  1、 整件事因大乔而起,大乔是怎么欺负小苗的?自读第2节,圈出有关动词。

  1) 读句并交流、板书:打 夺 绊

  2) 大乔真是霸道!分男女生读好第2节。

  3) 请用上这一连串动词,说说大乔是怎么欺负小苗的。

  2、 大乔做得真过分,难怪同学们都同情小苗。读读课文,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位同学,当时也在现场,见此情景,你会怎么说?

  1) 请多位学生交流。

  2) 这就叫“议论纷纷”。请你按提示,把刚才大家说的意思组织起来说一段话,行吗?

  出示:

  同学们见此情景议论纷纷,有的说:“ ”有的说:“ ”还有的说:“ ”大家叫叫嚷嚷地返回了学校,教室的屋顶也差点让喊声掀掉。

  3、 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请班长来“裁决”。而班长是怎么想?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课文,用直线和浪线分别划出班长所想、所说的内容,再这么说一说。

  出示:

  我憋了半天,直憋得满脸发烧,心想: 。考虑再三后,我说:“ ”

  穿插学习:“啥”的意思就是——什么。读好这个生字,注意翘舌音,读出问的语气来。

  小结:像这样经过再三考虑,而做出决定,就叫做——裁决。(读词)

  4、引读课文第4、5节,想一想:为什么听到我的决定后,整个屋子会突然变得静悄悄的?

  (因为同学们都没想到作为一班之长,我竟然会袒护好朋友,作出不公正的决定,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信任。)

  5、 现在,你明白班长的苦恼是什么了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到有关内容,并说一说。

  出示:

  结果,“我”苦恼极了: 。

  1) 指读写班长苦恼的句子,并练习说话。

  有关句子:“嘴皮子只轻轻动了一动,整个中队一起和我绝交。”

  “从此同学们见了我总没个笑脸,出出进进身边只剩下影子大乔。”

  练习说话:注意人称的转换,语言的流畅。

  2) 联系刚才交流的内容,说说“绝交”是什么意思?

  板书:同学们和自己绝交

  3) 读好句子,读出班长的苦恼来。

  6、 最后,请你试着把这些内容连起来说说,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啦!

  课后,你可以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它的名字就叫做《班长的苦恼》。

  四、总结全文,领悟道理。

  1、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叙事诗。

  2、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课文中这个班级的班长,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集体交流。

  3、 总结:的确,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身为班长也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板书设计 附课堂板书:

  8、班长的苦恼

  (同学们与自己绝交)

  裁决

  “我” 同学们

  袒护 同情

  大乔 小苗

  欺负

  本课小结

  1、本课作为学生自主阅读的.课文,内容浅显明白,语言通俗易懂。

  2、这是一首叙事诗,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很喜爱。教学时一气呵成

  3、虽然整首诗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出谁对谁错,但学生能从故事的结局和人物的感受中受到教育。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训练材料

  一、比较组词。

  恼( ) 裁( ) 憋( ) 交 ( )

  脑( ) 载( ) 弊( ) 跤( )

  二、改写诗歌。

  请你以《班长的苦恼》为题,分起因、经过和结果,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注意要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写具体。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通过对采访录音和提示的学习,了解什么是采访,怎样进行采访。

  2.根据采访录音,要选择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并且对这些材料展开想象,写具体。

  3.用学到的方法,按采访要求采访本班老师和同学中出现的好人好事,然后写下来。

  教学重点:

  选择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将习作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讨论导人,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讨论昨晚大家看“新闻联播”节目中,记者们是怎样进行采访活动的。指名模仿其中你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一位记者的采访活动,将其表演出来。

  2.教师:采访是广大新闻工作者每天必做的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坏人坏事也正是通过新闻工作者的大量采访而公布于众的。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作为明天社会的主人,我们了解并学会采访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读例文,认识采访活动

  1.指名朗读采访例文,思考:

  (1)采访录音中被采访的人是谁?采访什么事?

  (2)采访材料中说的是戚老师哪个方面的事?其中有几件?哪一件最主要?“风雨无阻”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表现出戚老师的什么优秀品质?

  2.:蔡强同学的采访录音介绍的是戚老师为学生补课的事,其中最感人的一件事是星期三晚上的补课。戚老师为朱志成同学补课不是一次。因此,我们习作要选择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写。显然,“雪夜补课”应作为重点,具体地写下来。

  3.指读“一个星期三的晚上”段,思考:

  (1)这段话哪些地方可以具体地写?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进行补充。(同桌互说)

  (2)将“雪夜补课”段完整地写下来。

  ①先写什么?②再写什么?③最后写什么?

  (3)请同学完整地说一说。

  4.再读全文,思考:

  (1)写戚老师补课的事,除“雪夜补课”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感人的事例?

  (2)对这部分内容我们在习作里怎样处理呢?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学生轻轻地、快速地通读采访例文,讨论:根据这个采访录音,怎样以“风雨无阻”为题,写一记叙文?

  (1)的开头你认为可以怎样写?

  (2)对戚老师“雪夜补课”和“电话补课”两个事例,怎样接着开头部分写出来?

  (3)怎样结尾最能表达朱志成和你对戚老师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4)结合讨论,以“风雨无阻”为题,写一完整的记叙文。

  2.学生读文,教师指导修改。

  3.教师:

  填空:根据采访录音写文章,在了解录音内容之后,先从确立________,再选择________,然后将重点材料写________,最后按记叙文的要求将________。

  四、揭示要求,循序练习

  1.同桌交流学校老师和同学中出现的好人好事,按采访要求进行采访,然后文。

  2.指名口述,教师指导集体评议。

  3.练习写稿。

  板书设计:

  习作2

  确立中心

  选择材料

  展开想象,写具体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设计概说:《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既描写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又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总分结构是本文构段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感受景美来体验情美。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客观景物所带来的物境之美,通过理解、想象感悟主观情感形成的情境,情景相融,引导学生披文入境,完成意境再创造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3.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4.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本课词句,展开想象意境,训练感情朗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有一个地方,人们把那儿称为“北大荒”。(板书:北大荒)看老师写“荒”这个字。长满了野草,没有人耕种,所以这里有个草字头,什么都没有,注意中间是个“亡”字。能给“荒”组个词吗?(荒凉 荒芜 荒无人烟……)

  为什么取这么个名字?想象一下原来的北大荒可能是什么样的?

  2.过去的北大荒一片荒芜,人烟稀少。但是解放后,经过建设者们的开垦,荒地已变成了良田。现在的北大荒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是我国东北的大粮仓。(出示图片)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北大荒”有关的课文,(板书:的秋天)一起走进北大荒的秋天。

  (设计意图:“北大荒”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导入课题时层层深入,先从字面上理解“荒”的意思,再来想象北大荒原来的样子,通过图片的展示了解今日的北大荒。从一片荒芜到东北的“大粮仓”,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引入课文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

  二.检查字词、初读课文。

  出示词语:几缕 橘黄 绛紫 顿时 漾起 豆荚 脸庞 榛树 转眼间

  自由读,指名读。

  正音,释义后齐读。

  2.一叶知秋,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北大荒的秋天究竟是怎样的呢?课文中用了一句话来概括的?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一找。交流后出示句子: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

  3.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快速浏览,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美景?

  指名交流,结合回答板书:天空、小河、原野 ……

  (设计意图:总分结构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对文本的初读过程也就是对文本内容的一个梳理过程。抓住文本的中心句,更能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

  三.理解课文,感悟意境。

  预设一:感受原野之美

  1.课文哪一段写了原野的景色,指名读课文第二段。

  2.这段话中哪个词能概括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特点?(板书:热闹非凡) “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是热闹非凡的呢?

  原野热闹非凡,到底热闹在哪呢?你们听到声音了吗?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读这几句话,能从课文中“听”到声音吗?

  3.交流:你读到声音了吗?

  (1)预设1:(我听到大豆在欢笑。)能找到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吗?。

  大豆已经长出了豆荚,还发出声音,这说明——豆荚已经成熟了。难怪这里的人们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来赞美秋天,(大豆摇铃千里金。)

  这里的“铃”指的就是豆荚,大豆摇铃摇来什么?(丰收、喜悦、快乐、财富)

  带着这样的感觉谁来读读这一句?

  (2)预设2: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我听到高粱在唱歌。)

  我们书上的插图就画了挺拔的高粱,它们乐呵呵地在演唱,会唱些什么呢?

  它们多快乐呀!谁能像它们一样乐呵呵地读读这句。

  4.在作者的笔下大豆会欢笑,高粱会演唱,这是把它们当作人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就叫——拟人,这样写多有意思呀?我们一起来读。

  5.而这时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又是怎样的景色呢?

  出示句子: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看到那么美的榛树,看到原来的荒原变成了良田,人们的心情怎样?(高兴、激动、兴奋)这种高兴快乐到了极点就说心也燃烧起来了。(点击变红:燃烧)让我们满怀激情的读读这一句。

  5.这一段话先概括写了原野的热闹非凡,再从大豆、高粱、榛树具体展开写出了怎样热闹。有总有分,条理很清楚。师生合作按总分结构读。

  6.真不愧是东北的大粮仓啊!难怪作者要感叹道——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

  (设计意图: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人一般地都是用所有者的眼光去看自然,他觉得大地上的美的东西总是与人生的幸福与欢乐相连的。”北大荒的原野是一派丰收的景象,隐藏在这丰收景象后面的是一代代北大荒人的辛勤劳作,文中的自然美、景物美是人类社会生活美、劳动美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景中有情、景中有理。在教学中透过自然美感受情感美是重点。)

  预设二:发现自然之美。

  (一)北大荒的天空

  1.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天空美在哪?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

  2.天空的颜色不断发生着变化,读读这段,你能找到哪些表示颜色的词。

  (1)“一碧如洗”这里的“碧”指碧蓝,天空一片碧蓝好像洗过一样。

  (2)流云有哪些颜色?那么多的颜色,想象一下流云还会有哪些颜色?照着“银灰、橘黄、血红”这三个词的样子,前一个字代表什么东西,后一个字表示颜色,也来说说你想象中的流云。

  3.这么多的颜色,书上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五彩斑斓。这么美的流云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个句子挺长的,谁能读好?课件帮助断句出示,指导朗读。

  4.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那似锦的流云,出示图片。师范读

  指名读,指导读好这个句子,注意顿号的停顿和“转眼间”这个词语的指导。

  (二)北大荒的小河

  1.静之美

  (1)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是如此的美妙,而那儿的小河又别有一翻情趣。哪句话写出了小河的美,你能找到吗?

  出示句子: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理解“如同”。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3)小河静静地流淌着,它默默见证着北大荒的变迁,这是一种静静的美,指名读、指导朗读。

  2.动之乐

  (1)活泼的小鱼游来了,它打破了这样的宁静,带来了另一种美。

  出示句子: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小鱼多调皮,它顶着水游过来,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点击变红:顶 漾)漾在这里指什么?看着欢快的小鱼,荡漾的河水,你的心情又如何?此时随着水波荡漾的还有我们的心情,所有的烦恼都随着水波一圈一圈漾出去。

  (2)小鱼的出现,使小河有了勃勃的生机。让我们一起来读。(指导读出欢快的语气。)

  3.动静相宜

  (1)如果说,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中,那是一种静静的美!那自由活泼的小鱼则是一种灵动的美,这一静一动我们该怎么读好呢!先自己试一试。

  (2)小鱼、小河,一动一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他们在一起是那么和谐。(板书:动静相宜)我们一起来读。

  (3)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去发现美。看似常见的天空、小河在作者的眼中有了别样的美丽,难怪作者要感叹道——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

  (设计意图:写景文的意境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其情与景之美是通过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达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推敲、比较进入文章的意境,从而来理解内容、陶冶情操,获得审美享受,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语言、品味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四.拓展延伸

  小结板书:北大荒的天空流云似锦、小河动静相宜、原野热闹非凡,其实美还不仅仅局限于此,

  出示句子: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理解“草甸子”读好“沉甸甸”

  那么多的美景,你能不能用总分结构的方式,以“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为总起句来写一写。(可以是书上提到的,也可以是你想到的。)

  总结:处处皆风景,美景看不完,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北大荒人,扎根荒原、辛勤劳作,用他们的双手创造了美,用他们的双眼发现了美。使得昔日的茫茫荒原变成了今日的塞北江南,也让北大荒的秋天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理解新词。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吹泡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欢乐。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冰心写自己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吹肥皂泡泡的童年趣事。表达了冰心对自己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吹泡泡的,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的。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图文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插图,导入新课。

  观察画面,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

  说说自己喜欢吹泡泡吗?为什么喜欢吹?

  2、分自然段读,并说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组织讨论。

  ⑴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⑵说说为什么喜欢?

  ⑶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⑷理解句子。

  三、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卡片。

  2.强调易错字: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具体、写清楚的。

  2、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图文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检查复习生字词。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看看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在书中圈圈画画,做上记号。

  2、学习“吹泡泡”的语句,理解词语意思,体会作者用词正确。

  ①出示吹泡泡的句子后,谈谈哪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用得好?练读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

  ②通过填空练习理解:“慢慢地”吹、“轻轻地”一提、“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轻轻地”扇,用词准确。

  ③感情朗读吹泡泡的句子。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自主学习:你最喜欢的哪种泡泡,为什么喜欢?

  2、学生汇报交流。

  3、指导朗读。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自由读文,思考: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

  五、练习背诵4、5自然段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合集5篇】相关文章: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合集6篇07-29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01-23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08-02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范文9篇01-15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5篇12-18

【实用】语文教案合集五篇03-28

【实用】语文教案合集7篇03-26

【实用】语文教案合集5篇05-14

实用的语文教案范文合集6篇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