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2-07-28 09:42:04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和要求

  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

  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教学准备

  计算机课件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引出问题

  1. 结合生活中有关包装的问题(电脑显示各种包装)

  提问:

  包装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节约 美观 便于携带等)

  2 .引导学生围绕节约展开讨论 引入教材中的问题

  教师板书(包装的学问)

  二.探索方法

  1. 提问:两盒糖果有几种排列方式(三种)

  2. 组织学生对三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分组讨论 汇报结果

  方案 1 的表面积: 20 × 15 × 2+15 × 5 × 4+20 × 5 × 4=1300 (平方厘米)

  方案 2 的表面积: 20 × 15 × 4+15 × 5 × 4+20 × 5 × 2=1700 (平方厘米)

  方案 3 的表面积: 20 × 15 × 4+15 × 5 × 2+20 × 5 × 4=1750 (平方厘米)

  通过比较得出方案 1 最节约纸

  三、 练习

  a) 引导学生讨论 比较得出结果

  b) 组织学生反思为什么方案 1 最节约纸

  四、 教学“实践活动”

  1 .让学生明白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最节约地包装磁带)

  必须先知道什么?(它的表面积)

  2 .分组讨论 罗列方法 完成课本中的表

  五、 小结

  你学到了包装的什么知识?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必要性,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正确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3.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正确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教学难点 :

  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五(1)班有50人,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

  (2)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0.25 1.4 (3)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1/8 3/4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黄豆情景图,问:“从图中你了解到黄豆含有哪些成分?”(生答)

  2、师:要求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算式怎样列?你能列式求出黄豆中其他成分的含量吗?

  250× 36﹪ 250× 18.4﹪ 250×25﹪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板书)

  师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A.题中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的方法能否推广到其它的一个数乘百分数?

  B.是不是所有的百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和小数?

  C.如何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呢?(百分数化成小数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通过举例验证,交流讨论,学生归纳出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的方法。

  师板书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的方法,生齐读。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把百分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百分号

  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约成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集体校对:

  1.生任选250×18.4% ,250×25%两道中的一题来求出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集体订正并板书。

  2.完成数学书70页1.3.4题。

  四、知识拓展

  小丽家这个月的总收入是3000元,买食品支出的的钱数占总钱数的60﹪,买文化用品支出的钱数占总钱数的1﹪,买玩具支出的钱数占总钱数的10﹪。小丽家这个月买食品,买文化用品,买玩具各支出多少元? 生解答后.

  师:你认为小丽家的这个月支出合理吗?如果是你,打算怎样支出?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内容:2、5、3、的倍数的练习(P21题6~11)

  教学目标: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所给的数是否是2、5、3的倍数,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2、5、3的倍数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在下列各数中,哪些数有因数3?

  51525354555657585960

  61626364656667686970

  71727374757677787980

  81828384858687888990

  3.提问:在3的倍数中,哪些数是9的倍数?它们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划分的?

  二、概念辨析

  1.凡是偶数都是2的倍数

  2.没有因数二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

  3.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欧式

  4.个位是0的自然数一定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5.个位是3、6、9的数一定含有因数3

  6.30.6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数是3的倍数

  三、指导练习

  1.第6题:这副图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什么?

  原有22人,再来几人才能正好安3人一组分完,说明再来的人数和原有的人数合并起来应该与3有什么关系?22+2=24

  2.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要他们说出根据来

  3.第8题:要求学生懂得这道题问了几个问题?(必须是3的倍数,又要是偶数)先考虑哪个问题呢?为什么?

  4.第9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判断,并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5.第10题:

  (1)当填奇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个位数字是3或者5就可以了)

  (2)当填偶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个位数字是0或者4就可以了)

  (3)当填2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2的倍数特征,个位数字是偶数就可以了)

  (4)当填5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考虑5的倍数,个位数字是0或者5就可以了)

  (5)当填3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3的倍数特征)

  (6)当填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先考虑3的倍数特征,哪3个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只有4、3和5,再考虑2的特征,个位是偶数)

  6.第11题:判断奇数还是偶数,只要看个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

  四、课后:

  五、作业:

  六、课后反思: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能灵活选择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归纳总结出质数、合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发展过程,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自然数的分类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2.熟练记忆100以内的质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做偶数?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2.请说一说20和5的因数各有哪些?

  有的数的因数个数多,有的数因数个数少。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找一个数的因数,让学生明白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多有少的,初步让学生知道按因数的个数分类怎么分。

  二、探究新知

  1.找出1~10各数的因数。

  1的因数有:1。

  2的因数有:1,2。

  3的因数有:1,3。

  4的因数有:1,2,4。

  5的因数有:1,5。

  6的因数有:1,2,3,6。

  7的因数有:1,7。

  8的因数有:1,2,4,8。

  9的因数有:1,3,9。

  10的因数有:1,2,5,10。

  2.按因数的个数分,你可以分成几类?

  只有一个因数:1

  只有两个因数:2、3、5、7

  有两个以上个因数:4、6、8、9、10

  3.明确概念: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2,3,5,7都是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4,6,15,49都是合数。

  注意: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100以内的质数表。

  5.100以内质数顺口溜。

  2和3,5和7,11、13又17,

  19、23、29、31,37和41,

  43、47、53、59、61,67和71,

  73、79、83、89、97.

  【设计意图】

  通过质数表和顺口溜让学生熟练记住100以内的质数。

  6.想一想: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分别是多少?

  三、课堂练习

  1.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2)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3)3的所有倍数都是合数。

  (4)一个合数,最少有3个因数。

  (5)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将下面各数分别填入指定的圈里。

  2737415861738395

  11143347576287999

  3.思维训练。

  两个质数,和是9,积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后思考: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内容:

  教科书P 92-93例4、例5,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认识圆周率,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周长,解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计算和交流、归纳等活动过程,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积累推导计算公式的学习过程,发展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积累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探索计算公式的成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1.谈话:同学们,我们经常听人们说:我买了一个28的自行车。我买了一个24英寸的彩电。这里的28和24英寸都是表示物体规格的数字。

  2.课件出示例4题目及图示,全班交流:你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

  3.小组交流:从你课前滚动大小不同的圆片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4.课件演示车轮滚动,验证学生的发现。

  5.全班交流

  你觉得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关系?(直径越大,圆也就越大,所以周长也越长。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所以说圆的周长跟半径也有关。)

  二、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5,全班交流:这样的实验你们课前做了吗?

  2.拿出课前探究圆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实验单,小组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周长/cm 直径/cm 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保留两位小数)

  3.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⑴ 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展示实验记录单,介绍实验过程。

  ⑵ 纵观各组的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学生自学课本93页,了解圆周率及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研究成果。

  5.概括圆周长公式。

  ⑴ 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如果圆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谁来说一说、C、d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板书:Cd=,C=d ,C=d)

  ⑵ 求圆的周长用哪个公式?(C=d或C=2r)

  三、巩固拓展

  1.完成试一试

  ⑴ 学生独立计算。⑵ 全班展示交流。

  2.完成练一练。

  3.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4.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⑴ 学生独立计算。

  ⑵ 全班展示交流。

  ⑶ 学生订正。

  5.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指名口头列式,学生集体计算。

  交流:为什么求是车轮的周长?

  6.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交流。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课件,若干个1立方厘米小正方块

  学具准备:

  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16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谁来说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请同学们用合适的体积单位填空。

  2、昨天的知识大家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一起利用这些知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相信同学们能运用手中的学具,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快乐合作,获得新知识。

  二、民主导学

  师:可见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大家请看大屏幕,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学情欲设)

  生1、可以分割成以立方厘米的小块,看看一共有多少块,就有多少立方厘米。

  生2、可以量一量。

  生3、这些方法都有局限性,我们可以像以前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样想办法找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老师认为这个提议不错,你们认为呢?

  师:谁来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这个猜想对吗?我们来一起验证。好,请同学们看今天的第一个学习任务。

  任务呈现:

  用一些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长方体,并完成下表:

  出示表格。学生四人一小组,每组一张表格。

  长

  (厘米)

  宽

  (厘米)

  高

  (厘米)

  小正方体的数量

  长方体的体积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观察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把上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并在小组中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师巡视。

  展示交流

  师:同学们摆出了许多不同的长方体,并且填好了表格。哪一组来汇报?

  学生黑板前展示表格,并做详细汇报。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

  师: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呢?

  师:通过观察比较,同学们有了很大的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任务2、继续验证

  课件出示: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下面的长方体,各需要多少个?先想一想,再摆一摆。请一个同学上台操作。

  1、长4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

  2、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3、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师:这是三个不同的长方体,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能说出它们的体积吗?生回答:4×1×1=4立方厘米4×3×1=12立方厘米4×3×2=24立方厘米

  师:那究竟对不对呢?让我们再来摆一摆。

  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指名一生上台操作。师巡视。

  师:和我们之前的猜想一样吗?

  师:根据刚才的验证,得出之前这个结论是正确的。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能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吗?

  V=abh

  师:那如果再给你一个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一共要用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呢?出示例1

  课件出示:

  师:7×4×3=84立方厘米,所以它的体积就是84立方厘米。

  师: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就是什么图形?你能直接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汇报:

  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正方体中长,宽,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长、宽、高都叫棱长,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变换后,虽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写出来不相同,但计算方法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长×宽×高。

  课件出示正方体,出示公式。

  师: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但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书上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请大家打开课本看一看。学生阅读课本。课件出示

  正方体的体积:V=a

  师:写的时候,3要写在a的右上角,并且要写的小一些。

  小训练:完成例2,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应用

  1、口答题

  2、判断题

  3、解答题

  四、拓展延伸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生活中运用的很多,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出示:

  品名:正方体收纳凳

  尺寸:30×30×30

  材质:涤纶+PP不织布+纤维板

  颜色:黑白

  师:你能看懂这个说明书吗?

  师:如果要往这里放一个长40cm宽20cm高10cm的玩具箱,能放入到收纳凳里吗?

  师:看来不能光比较体积的大小,还要联系实际情况,看看长宽高是否都符合要求。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你都有哪些收获?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7~48页整理与练习回顾与整理和练习与应用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认识因数和倍数,能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进一步认识质数和合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偶数和奇数;加深理解质因数,能正确分解质因数。

  2.使学生能整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内容,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应用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进一步掌握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思维的初步经验,提高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加深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回顾、整理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乐于思考的品质和与同伴互相交流、倾听等合作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方面的知识积累和进步,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整理、应用因数和倍数的知识。

  教学难点:

  应用概念正确判断、推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准备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最近的数学课,我们学习了哪方面的内容?回忆一下,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揭题:我们已经学完了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内容,今天开始主要整理与练习这一单元内容。(板书课题)通过整理与练习,我们要进一多认识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能判断偶数和奇数、质数和合数,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分解质因数,提高对数的特征的认识,加深对数的认识。

  二、回顾与整理

  1.回顾讨论。 出示讨论题

  (1)你是怎样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举例说明你的认识。

  (2)2、5、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样发现的?

  (3)自然数可以怎样分类,各能分成哪几类?举例说说什么是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4)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结合讨论适当记录自己的认识或例子。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分数除法一(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 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 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涂一涂,算一算

  1, 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 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第1题让学生可以先用画图、分数的意义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4/7÷2。在画图、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生得出4/7÷2=2/7。因此,学生可能会得到“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除数得到商的分子”。

  (2)鼓励学生探索第2题,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说明把4/7平均分3份,也就是求4/7的1/3,从而理解其基本算理。让学生在第1题的基础上来引导学生发现此时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从而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即用分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二, 填一填,想一想

  1, 变换探索的角度,呈现三组算式,让学生实际运用,再次验证一个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算理。2

  2, 师导学生根据前面的三个活动,总结算法。3,

  3, 让学生先列举出分数除法算式,并利用手中的学具具体地分一分,涂一涂,借助图形语言进行理解。

  三, 试一试

  练习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沟通起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的联系。

  四, 练一练

  1,第26页第2,3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教学内容(课题)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一、复习导入

  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填空。

  被除数÷除数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提问:80÷20的商是多少?

  被除数、除数都扩大5倍,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

  回忆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商不变的性质是学习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所以这里的复习很有必要。)

  二、新课

  1、动手做数学。

  (1)把4张相同的纸条分别平均分成2、4、6、8份,表示出1/2、2/4、3/6、4/8。

  (涂上阴影)

  (2)提问:比较它们的长度、有什么发现?能根据分数的意义加以说明吗?

  (3)结论:几个分数虽然分母、分子都不相同,但大小是相等的。

  2、设疑:为什么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几个分数可以相等,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呢?

  (1)观察并研究分子、分母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

  1/2 =2/4 = 3/6 = 4/8学生观察的顺序可以自选。

  (2)学生发现并归纳得出的规律(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理解意义。

  提问:刚才我们根据分数的意义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规律来说明呢?

  先回忆商不变规律,然后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突出关键点:零除外。(因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0,则分数成为0/0,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又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能同时除以0,因此要“0除外”。)

  将分数的基本性质补充完整。

  3、应用性质、解决问题。

  (1)指出: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2)把3/4和15/24化成分母是8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要求:独立思考解答、交流方法

  (3)师生一起总结方法:

  看分母(分子)乘或除以几、分子(分母)也同时乘或除以几。

  (4)独立完成练一练。

  重点是:学生要能自觉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观察分母或分子是怎样变化的,相应地分子或分母就怎样变化。

  变化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5)口答练习十八第2题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4、全课总结:你能将这节课的内容及重点归纳概括一下吗?

  5、作业:完成练习十四

  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同桌互相说分数并指定分母或分子让另一个同学化。

  三、难点点拨

  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①忽略了“同时”。举例说明= =是错误的,只是分子乘2,分母不变,正确答案应是= = 。

  ②忽略了“乘上或者除以”。举例说明,= =是错误的,因为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者同时减去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变了。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只限于“乘上或者除以”。

  在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要注意三点:必须强调“同时”;必须强调“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必须强调“0除外”。

  ③忽略了“相同的数”。举例说明,= =是错误的,因为分子和分母应同时除以相同的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学习内容:

  课本第60—61页内容,练习十一第1—4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我能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我能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正方形纸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自学课本第60、61页内容。根据自学内容我发现:

  (1)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单位“1”?

  (4)议一议: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与什么有关系?结合你创造的分数,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是什么?

  3.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分数的定义是:把单位“1”( )若干份,表示这样的( )或者( )的数叫做分数。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63页练习十一第1—4题。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一、教学内容

  课本 P27~30 例 1、例 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掌握它们面、棱、顶点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两者之间的关系。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2.教学难点

  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四、教学用具

  自制课件,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的物品。

  五、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视频脚本三:第三单元长正方体:1.2)

  1.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关系?

  2.出示收集的各种物体:这些图形同刚才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设计目的是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师出示一些教具,学生拿出收集的学具。

  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几类?

  (2)学生小组研究汇报:根据围成的面的不同可以分为:由长方形围成和由正方形围成的。(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3)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正方体认识:动画场景1)

  (4)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什么样的物体叫长方体呢?下面我们来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5)关于长方体你想学习哪些知识?

  师拿出长方体教具,学生拿学具,师给出面、棱、顶点、相对的面、相对的棱的概念,并板书。

  2.长方体的特征。

  (长正方体认识:动画场景3)

  (1)长方体有几个面?(6 个)你来猜想一下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

  (2)怎样验证你的猜想?

  3.学生验证。

  可能会有以下方法:

  (1)通过量长和宽计算;

  (2)剪下比一比;

  (3)将其中一个面描在纸上,用另一个面对比。

  4.汇报结论:长方体的 6 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有不同的发现吗?(也有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

  5.教师重点带领学生研究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请大家再来仔细观察这个长方体,还有什么特征?

  6.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怎样验证?

  (长正方体框架制作:动画脚本---场景一、二)

  7.学生利用学具验证。

  (1)测量;

  (2)用学具插一个长方体后,再比较棱的长短。

  8.汇报:怎样插长方体,用了什么材料?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

  12 条棱,相对的 4 条棱相等。

  9.重点研究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的棱的特点。

  10.填写总结报告。

  11.认识长、宽、高。

  (1)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学生指出自己手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并量出长短。

  3.正方体的特征。

  (长正方体认识:动画场景4)

  (1)学生独立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并填表。

  (长正方体框架制作:动画脚本---场景三)

  (2)汇报你们是怎样研究的?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相同点: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

  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下面的图形中,是长方体的在括号里画“△”,是正方体的在括号里画“○”。

  2.写出下面各图的名称。

  3.观察实物图,然后填空。

  (1)橡皮的形状是( )。

  (2)橡皮的前面是( )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与( )的面积相等。

  (3)橡皮的右侧面是( )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与( )的面积相等。

  (4)橡皮的上面是( )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与( )的面积相等。

  4.看图填空。(单位:厘米)

  长( ) 长( ) 长( )

  宽( ) 宽( ) 宽( )

  高( ) 高( ) 高( )

  5.判断。(对的在括号里划“√”,错的划“×”。)

  (1)一张很薄的塑料纸,只有正反两个面。 ( )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

  (3)一个长方体中有四个面完全一样,那么另外两个面一定是正方形。 ( )

  (4)用一根长 120 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正方体的棱长为 20 厘米。 ( )

  (四)全课总结

  在这节课上,使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吗?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归纳整理“因数和倍数”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认知结构。

  2、技能目标:亲历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渗透事物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概念间的联系和发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归纳和整理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课前活动:

  1、要求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意义理解并熟练掌握。

  2、把自己的整理情况写在作业本上。

  本章知识点:

  1、因数与倍数的意义

  2、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2的倍数特征

  4、奇数、偶数的概念

  5、5的倍数特征

  6、3的倍数特征

  7、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区别

  复习提纲:

  教学程序: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完因数和倍数这章知识,老师这有两个问题想考考你们,看谁的反应快,你们愿不愿意?

  师:你能用因数和倍数的知识描述一下4这个数吗?

  (4是自然数,合数、偶数,是8的因数,4是2的倍数)

  师:你又能描述一下5吗?

  (5是奇数,是10的质因数)

  小结:同学们很聪明!不过,这些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还有很多联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一步整理复习这些内容,理顺它们之间的联系。

  (板书: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

  第二步:发放复习提纲,布置复习任务

  1、发放提纲

  2、作要求

  第三步:自主复习,回顾旧知识

  先自己想一想,要怎么做这些题,如何回答?怎样举例?考虑之后就可以在组内交流。

  第四步:合作学习、质疑问难

  1、合作交流学习

  2、师巡视指导

  第五步:展示交流,师适时补充点拔

  1、展示汇报

  2、师适时点拔,补充(老师也做了相应的整理,我们一起看看板书)

  第六步:知识巩固、拓展训练

  技能训练题:

  1、按要求填数,在1—10的自然数中,选择合适的数填入圈内。

  质数 合数 偶数 奇数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 既是合数又是奇数

  2、判断

  (1)12是倍数,2是因数。( )

  (2)1是奇数也是质数。( )

  (3)奇数都是质数,偶数都是合数。( )

  (4)质数没有因数,合数有无数个因数。( )

  (5)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3、我的手机号码是:A B C D E F G H I J K ,注意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数字,愿不愿意知道老师的手机号码:

  A——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B——最小的奇数的3倍( )

  C——5的最小倍数( )

  D——比最小的质数大5( )

  E——8的最大因数( )

  F——3的最小倍数( )

  G——最小的偶数( )

  H——最小的偶数( )

  I——2和5之间的奇数( )

  J——既是5的倍数又是5的因数( )

  K——比最小的合数小1( )

  老师的手机号码是:_________

  第七步: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特征:质数和合数这几个方面的知识,如果说有哪些地方弄不清楚,那么你们刚才破译出了老师的手机号码,下来可以拨打我的号码,老师随叫随到,可以帮助你,谢谢同学们的合作。

  板书:

  因数与倍数

  a×b=c(a≠0,b≠0),

  数的意义 a和b就是c的因数,

  c就是a和b的倍数

  因数与倍数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求一个数的因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数和倍数的方法

  2、求一个数的因数,要一对一对地找,看哪两个自然数的积等于这个数,那两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1、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 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的倍数特征

  2、奇、偶数: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5、3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各个数位上的数 的和是3倍数,这样的数就是2、5、3的倍数

  1、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

  质数和合数

  2、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解答.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解答.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且能够数量、正确的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老师这里有两个数,一个是6,另一个是3.你能够用6与3提问并且进行回答吗?

  学生回答:

  (1)3是6的几分之几?

  (2)6是3的几倍?

  (3)3比6少几分之几?

  (4)6比3多几分之几?

  (5)6占6与3总和的几分之几?

  (6)3是6与3差的几倍?……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分数应用题.(板书:分数应用题的复习)

  二、复习探讨.

  (一)教学例4.

  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有50幅水彩画,80幅蜡笔画.___________?

  1.教师提问:根据已知条件,你都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2.反馈:

  (1)水彩画和蜡笔画共多少幅?

  (2)水彩画比笔画少多少幅?

  (3)蜡笔画比水彩画多几分之几?

  (4)水彩画比蜡笔画少几分之几?

  (5)水彩画是蜡笔画的几分之几?

  (6)蜡笔画是水彩画的几分之几?

  (7)……

  3.教师质疑.

  (1)5问和6问为什么解答方法不同?(单位1不同)

  (2)3问和4问的问题有什么不同?(单位1不同)

  (二)例题变式.

  1.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有50幅水彩画,蜡笔画比水彩画多 ,蜡笔画有多少幅?

  2.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有80幅蜡笔画,蜡笔画比水彩画多 ,水彩画和蜡笔画一共有多少幅?

  (1)学生独立解答.

  (2)学生讨论两道题的区别.

  教师总结:看来我们做分数应用题时,需要认真审题并且在找准单位1的同时注意找准对应关系.

  (三)深化.

  如果题目中的分数发生变化,我们还会解答吗?

  1.仓库里有15吨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20%,第二次用去总数的 ,还剩下多少吨钢材?

  2.仓库里有一些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20%,第二次用去总数的 ,还剩下15吨,仓库里有多少吨钢材?

  (1)学生独立解答.

  (2)学生讨论两道题的区别.

  教师总结:虽然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但是数量关系相同.同样需要注意认真审题并且在找准单位1的同时注意找准对应关系.

  三、巩固反馈.

  1.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文字表达式.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百分之几?

  (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百分之几?

  (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百分之几?

  (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额完成百分之几?

  2.列式不计算.

  (1)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2)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一个榨油厂榨出菜子油2100千克,用油菜子多少千克?

  (3)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50台,超额百分之几?

  3.判断并且说明理由.

  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20%. ( )

  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全程的 ,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16千米,这时距离乙地还有94千米.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课后作业.

  某体操队有60名男队员,

  (1)女队员比男队员多 ,女队员有多少名?

  (2)男队员比女队员多 ,体操队员共有多少名?

  (3)女队员比男队员少 ,女队员有多少名?

  (4)男队员比女队员少 ,体操队员共有多少名?

  六、板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质数和合数例1。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正确的判断。

  2、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观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验证-分类、比较-抽象-归纳总结-巩固 。 提高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体验与探究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 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导入课题:前面我们学习了奇数和偶数。那么自然数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质数与合数”(板书课题)

  2.说出自己的学号、爸爸、妈妈、爷爷或奶奶的年龄,老师判断这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激发兴趣。

  二.探究新知。

  1.说出1~20各数的因数。(课件出示,开火车的形式)

  2.观察思考 这些数的因数的个数一样多吗?(生:不一样)

  3.师:你能把这些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吗? ( 学生讨论,分类 )

  4.学生报结果(学生完成表格)

  5. 观察比较,发现特点,归纳概念。

  (1)师:观察2.,3,5,7,11,13,17,19 这几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特点?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2)师:观察4,6,8,9,10,12,14,15,16,18,20这几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特点?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3)师: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最小的质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质数?最小的合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合数?

  7.展示老师和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

  8.判断自己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

  三.自学例1:

  1.指名汇报预习的结果。

  2.质疑。

  3.找质数的方法是:筛选法。

  4.修改自己圈的质数。

  5.出示质数歌。

  四.智慧大闯关:

  1.判断下面的数字是质数还是合数?

  (1)全年12个月,大月有31天,小月是30天,平年2月是28天, 闰年2月是29天。

  (2)五(1)班上学期有52人,这学期又转来1名学生,现在共53人。

  2. 下面的说法正确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3)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

  (4)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 )

  3.猜数。

  4.猜一猜老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1)是奇数,但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比最小的质数大1。

  (3)比最小的合数大2。

  (4)10以内最大的奇数。

  (5)是奇数,但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1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7)和第6个数相同。

  (8)10以内最大的质数。

  (9)10以内最大的偶数。

  (10)和第一个数相同。

  (11)是最小的偶数。

  5.数学游戏。

  五.数学文化:

  结合数学文化进行思想教育。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发,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

  (3)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4)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5)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

  (6)会解答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发,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三部分内容。

  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3)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4)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会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5)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6)会解答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带分数加、减法及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关键: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

  课时安排: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4一106的内容及第108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理解分数加减法有含义,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数分数加、减法。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测评反思

  1、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

  2、填一填

  (1)3/4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个1/8是5/8,7/12里有()个1/12。

  (3)3个1/5是(),4/7是4个()。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出示例1 。

  提问:观察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示:

  1、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你是怎样计算的?

  2、计算结果应注意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巡视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上面的计算过程:

  注意:

  1、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 、P105做一做第2题第一排。

  3、提问:

  1、整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的含义相同吗?

  2、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

  同桌合作学习老师巡视

  小结: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3 、出示例2

  提示:

  1、要求还剩多少瓶矿泉水,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你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吗?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

  4 。小结:观察例1和例2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师: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三、当堂检测

  1、完成教材第105页的“做一做”和第107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选择2 、3个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并让学生说一说应注意什么。

  标签:实用资料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精选9篇)06-09

数学下册教案:分数乘法02-21

《倒数》数学下册优质教案02-23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旋转》教案01-15

五年级数学下册《方程与代数》的教案11-28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23

数学下册《轴对称》的优秀教案12-14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教案范文11-08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精选18篇)04-02

五年级下册数学众数教案设计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