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时间:2022-10-02 16:02:19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精选2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心中的屈原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精选25篇)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1

  端午佳节,人们吃着香甜的粽子,看着紧张激烈的赛龙舟。孩子们拴着花色不同的五彩线在热热闹闹的过节。我从热闹中采撷到了一股悲愤,从那遥远而黑暗的年代,顺着汨罗江水而来……

  时光之们似乎向我敞开,当我环顾四周,是庄严肃穆的楚国大殿屈原身着白衣,向楚王进谏:“臣以为联齐抗秦可以抑制秦国,对我楚国极为有利。切不可绝齐亲秦,这是养虎为患啊。”我静静的观看这一幕,期待楚王能够信任屈原,怎知楚王摇了摇头,在张仪递上的诏书上盖下了印章。我听到了屈原沉重的叹息,这一叹,让远方的汨罗江掀起了一阵波浪。当楚国最终在政治外交上都吃了亏,我看到了楚怀王在秦国牢狱中悔恨的眼神,我看到,我心中屈原的远见——“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一阵耀眼的白光,我看到了屈原正起草宪令,字字认真,横平竖直,犹如他那刚正不阿的品质。我还看到上官大夫,那有如恶狼般凶狠的目光,他一下子冲到屈原面前,将宪令夺取,屈原不肯。看得到他那原本的良心已开始被嫉妒这条毒蛇侵蚀。他在怀王面前:“臣听屈原说这起草宪令的工作除了他,谁也做不了,这不是贬低圣上吗?”怀王竟愚蠢地相信了,一怒之下竟疏远了屈原。我听到了上官大夫的奸笑,看到了屈原悲凉的身影,这奸笑让原本澄清的汨罗江水瞬时浑浊不堪。屈原宁死也不与上官大夫同流合污,我看到了我心中屈原的正直,“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在一阵阵水声的'伴随下,我睁开双眼,在汨罗江畔的不远处,在一块磐石旁,屈原遥望楚国城门,此时已被秦军攻破,破败不堪的楚旗,仿佛一块破布般被丢到城门之下,被遗忘在墙角。被流放,被冷落了多年的屈原此时心中悲痛难忍,纵然有一身正气仍不能拯救落败的国家,屈原纵身一跳,只剩下依旧汹涌的汨罗江。我看到了我心中屈原的忠贞。“伏清白以死者兮,固前圣之所厚。”

  抚摸着手中那带有历史沧桑与沉重感的《离骚》,我依然坐在自己的小屋里,可我分明看见我心中屈原的远见、正直与忠贞。是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我心中的屈原,你将与汨罗江水一样,永垂不朽。你追求的正义,你所做的一切,将鼓励追求光明的人们勇往直前!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2

  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长太息以掩涕兮,衰民生之多艰”中,我进一步地认识了他——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热烈而浪漫的。于是他敢于把自己比作“美人”,饰香草缀明珠,驾虬驭骖,上天入地,与重华呼朋唤友,与天地日月并存,无不充满了浪漫的幻想与恢宏的情感,然而屈原并不是豪放自由,恣情欢娱,追求自我的个性解放和自然完美的融合。屈原眼中的自然时时露出心灵的影子——“乘鄂诸反顾兮,欸秋冬之诸风”,在屈原眼里,一景一物,一花一草,早已不再是本来的面目,而是带上了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这种牵连,这样的不能释然,深刻地表露了他对故国安危,人民冷暖的关注。于是景物由情所化,文学以血写成,人说“草木总有情”,大概就是这个意识吧。

  屈原具有坚定的信念,高洁的情操。“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末悔”,正是诗人一生血泪铸就的`誓言。理想不容于世,他朗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怀抱赤诚而不被人理解。他高歌“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但他关心的永远是“世间事”——楚地的安危,人民的冷暖。于是他将自己置入了一个最痛苦的境界:遭贬谪却心忧朝政,处一隅而胸怀天下。他耳边萦绕的不是松涛飞泉,而是农人的哀号,他眼前浮现的不是明月花径,而是强秦的觑视和朝廷不思安危的宴饮戏笑,他的心流血,然而他从没想过拯救自己。楚国才是他,黎民才是他,天下才是他,楚国亡了,他自沉汩罗江——这不是轻生,不是自戕,因为他,已失去了自己。这样一个屈原,用血书写,书写他自己——一个热烈高洁的灵魂。

  携着那汩罗江畔的“万古悲风”,顺着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屈原走进每个爱他,敬他的中国人心中。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3

  荠是甜的,荼是苦的,荠和荼不可能生长在一起。兰花要保有自己的幽香,它只能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一个人想要保持自己高贵的人格,他这一辈子,注定要走上一条不归路。我敬佩屈原,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精灵,身上缀着鲜花、披挂香草,宽大的衣袂,在风中猎猎作响,而那颀长的身躯,却纹丝不动,他浑身散发着兰花的芬香,即使是在两千两百八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散发着千古的清香。

  屈原被评为世界四大文化伟人之一,但我怀疑他是否愿意和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同坐在一个国际殿堂里受大家的崇拜。许多人一说到屈原就会想到他的《离骚》、他的《九章》、他的《天问》,然后才会感叹他是个爱国而又不得志的诗人。其实屈原不是诗人,他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力图使国家政治修明,繁荣强盛,人们过着“大同”生活的爱国政治家。他的一生是在追求国家强盛的道路上辗转奔波,但他遭受更多的是猜疑,妒忌、排挤,最后得到的确实流放在外的结局。

  我想那是在绝望的情况下,他才拿起沉重的笔,写下自己那无声的哭诉,一个爱国的政治家,却不能在为官上有所作为,而在文字寻找寄托,而现在的我们只记住了他的文笔,却忽略了他的爱国情操,对他而言,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悲哀?“高山流水,知音何在?弦声已绝,如何独生?”这是俞伯牙的绝唱,失去钟子期这个知音,他选择了绝弦。屈原在从政路上,始终一个人蹒跚独行,没有朋友,没有知音,只有敌人,但他从没有选择绝弦。我曾无数次的想象,如果有佛家所说的“轮回”,我多么想我曾生长在那个时代,我一定会跟随着大夫的脚步,在背后默默支持他,成为这个伟大孤独者的挚友,让他知道,他不是孤单的,他的高洁明志是有人懂得的。

  在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时代,他为什么要那么执着呢?“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他没有必要抱着怀王这个刚愎自用的“空木头”,他大可选择到他国寻找其他圣明的`国君,但他没有,“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方能与世推移”这是贾谊与司马迁对他的劝说,但他仍固执地选择了留下来。我想那是他对楚国最真挚的爱,他义无反顾的精神让他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但他从来没有后悔,在投入汨罗江的那一刻,我想他应该是笑着的,因为即使是死,他也要选择在自己的国度里。在我心目中,屈原是孤独的。为了心目中那个美好的楚国,为了自己的不悔追求,他宁可选择结束自己的一生,也不离开楚国,去苟且偷生,因为他对这个国家爱得热切,爱得深沉。相比他的敢爱敢做,我觉得自己却是一个可悲的人。

  我既追求独立不羁,却又跳不出现实当中的框框条条,我患得患失,自因为可以做到很多事情都以冷眼相看,却发现自己早已“当局者迷”。我常常对自己产生怀疑:是否我想得太多了?是否现实就是现实,容不下我太多幼稚无知的想法?面对现实,我无从适从,只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屈原,他是一个明智的勇敢者。他以他的独具匠心经营着自己的精!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4

  常常不禁问自己,如果那时不与你相遇,我的故事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题记

  汨罗江畔,夏的微风夹杂着几滴冰冷的雨吹打下来,沾染了我轻薄的衣襟,不远处的岩石旁只有单薄的背影映着繁星。

  “灵均……”

  那人被我这一声呼唤惊到了,暮然回首。

  “小九,你怎么来了?”

  “你这是……”我没有回答他,却是那一袭青衣与那疲惫的面容抢先映入了我的眼帘。

  “楚国,是不是没了……?”

  “灵均,对不起……”他突如其来的这一问像,是一阵寒风钻入我早已承受不住的心。

  今晚的天空没有月亮,厚重的云层遮住了它最后的光。

  “小九,谢谢你。”他低下头,用衣袖轻拂额前被风吹散的几缕青丝。

  “这么多年来,只有你对我不离不弃,”“我……”一阵剧烈的喘咳打断了他的话语,我急忙走过去扶着他,一瞬间,他的青衫上几滴鲜红的血,格外刺眼。

  人们常说,世间万物都有它们自己的命运轨迹。只可惜灵均的命运轨迹是断掉的。就如这轮明月一般,它再怎么挣脱也奈何不过愈发深厚的乌云。旁边那颗耀眼的`星却无法帮助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场闹剧。

  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应该就是青年时与灵均兄共同探讨诗词的时候了吧。灵均兄与我志趣相投,算得上是很好的朋友了,这也能给予我们在乱世的我们一些安慰。可如今,家已破国也亡,还有什么安慰和快乐可言?有的只是无尽的孤独与悲伤。

  夜深了,远处若隐若现出点点渔火。微弱的光亮照亮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屈原的青衫被晚风吹起,被星光渲染出一抹淡金色。

  “对了,小九那首离骚我把结尾写完了,你记住: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恍惚间,他纵身一跃,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这汨罗江。

  几个渔夫和过路人,听到落水声纷纷赶来,我却呆在原地没有动,被人群挤到了最后。疲惫压制住了我的本能。

  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

  我拔出腰间的长剑,径直刺向我的喉咙。那一刹那,我的眼前浮现出遇见灵均后的一幅幅画面。

  月亮,从乌云中挣脱出来,月亮又暖了小楼,不知是谁弹奏着琵琶,发出

  端午节。

  我看着繁华街道旁伫立着一个个关于屈原爱国事迹的报刊栏和那青色的杨柳,胸口忽然一阵剧痛,我仿佛又看见了他,穿着一袭青衣,站在我面前对我微笑呢。

  我其实一直都没有离开。

  我一直陪伴在你身旁。

  ——后记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5

  公元前278年,寒风呼啸,天空是那么昏暗。城外,不时传来一阵阵撕裂人心的厮杀声。

  一位楚国贵族孤独地徘徊在汨罗江边,侧耳听着,眉头紧锁。片刻之后,秦国军队欢呼着涌进都城。他神色黯然地长叹一声,两行老泪顺着脸颊轻轻地滑落,一滴一滴地落在汨罗江上。他知道,一切都结束了。自己挚爱的楚国已经被敌人长驱直入地攻破了!而自己的爱国之心却早在多时之前就已经被伤得支离破碎了。再次深情地回望一眼自己热爱的祖国后,他张开双臂,义无反顾地跃入汨罗江中,很快,一个浪头扑来,一个伟大的身躯就永远的消逝了。汨罗江水咆哮着,跳跃着,为一个不屈的.灵魂哭泣着。不,他并没有死,他的灵魂仍永远地飘荡在楚国的上空,从过去直到未来。

  他就是最令我感动和景仰的诗人——屈原。

  屈原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他才华横溢,一篇《离骚》流芳千古,写尽狂才傲骨;他雄才伟略,却因昏君奸佞难以施展,甚至被迫流放。可是,即使流放的路途艰难险阻,也阻扰不了屈原的拳拳爱国之心。他坚信,只要楚国在,希望就在。灰色的天,黯淡的云,凄凉的风中,痛苦的心不羁地呐喊着:“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呐喊,震耳欲聋,直入心扉。

  每每此时,我总是泪流满面。多么伟大的人啊,只可惜生不逢时,最后只好葬身汨罗,以身殉国。我总是能理解他的选择。他既不愿出楚地,又无力改变楚国,那么,除了以死相报,还能干什么呢?我不禁吟咏起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不正是屈原的人生写照吗?屈原是人杰中的人杰,鬼雄中的鬼雄,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铮铮铁骨。叫人怎能不感动落泪呢?

  回望中华上下五千年,和屈原一样忠诚爱国人士,如孔子,晏子,岳飞……不胜枚举,但除了屈原,还没有第二个人能让我为他如此辗转反侧,潸然泪下。同样,中国历史上也不乏奸佞小人。秦朝的赵高,西汉的王莽,南宋的秦桧……个个都是道貌岸然,残害忠良的伪君子。正所谓“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如果人人都只顾个人私利而罔顾国之大义,那家还能成家?而今,我们身负历史重担,更应该学会明辨是非,趋善避恶!学习前者的美,摒弃后者之鄙,将一身浩然正气传承。

  想到这儿,我情不自禁地念起了《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首气壮山河的《离骚》在我的心中回荡了很久很久……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6

  屈原,字原,名平,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

  当我读完《离骚》时,我更加了解了爱国的含义。爱,是一种崇高的感情;爱,是一个民族最珍贵的感情。它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爱国情感在一切情感之上,它是一种纽带,是一种号令,没有爱国,国家就不存在了;不讲爱国,国家将是一盘散沙;没有爱国,就不可能抵御外侵,一击就破。

  在文中屈原愤世妒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流露出来愤慨惋惜之情。渔夫和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夫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着,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时推移,至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渔夫和屈原的观点相对照,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敬仰,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的同情惋惜。

  爱国就意味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爱国就意味着无条件听从国家的召唤。当我们在巨大的个人利益面前,当我们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我们千万别忘了我们的国家。我们要用生命和汗水捍卫我们国家的尊严,如果因为一己私利而损害了国家利益你,那个人将永受世人唾弃。屈原先生,您是古人,我是今人。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认为您的死属于后者,比泰山还重。

  文中司马迁把您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了你的遭遇与祖国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屈原,我想对您说:革命前辈徐特立说过”人民不仅有爱国权,而且爱国是一种义务,是一种光荣。“您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政治才能,外交才能,是一个里里外外为国家操劳的人。您在楚国的重要地位和对楚国的杰出贡献是难能可贵的。您在祖国处于大困时期任然坚定不移的热爱祖国,而且在个人遭受屈辱时仍坚定不移的热爱祖国,这不更表现了您是忠贞之士?

  屈原先生,您的爱国之心,不因楚国的治乱心衰而改变,更不随个人的荣辱沉浮而动摇,您对待祖国确实有一颗丹心,一片赤诚,坚贞不移。屈原先生,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您的死虽然警醒了世人,但是活着就会为国家能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只要活着,才能创造更大的财富。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7

  公元前278年,寒风呼啸,天空漆黑一片。城外,不时传来撕心裂肺的声音。

  楚国的一个贵族独自在汨罗河边徘徊,眉头紧锁地听着。过了一会儿,秦军欢呼着冲进了京城。他伤心地叹了口气,两行老泪顺着脸颊滑落,一行一行地落在汨罗江上。他知道一切都结束了。我爱的楚国被敌人打破了!但他的爱国心早就被打破了。回首他深爱的祖国,他张开双臂,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汨罗江。很快,一个浪来了,一个巨大的身体永远消失了。汨罗江咆哮着,奔腾着,呼唤着一个不屈的灵魂。不,他没有死,他的灵魂仍然永远漂浮在楚国的天空中,从过去到未来。

  他是我最感动和钦佩的屈原诗人。

  屈原战国时生于楚国。他才华横溢,一部《离骚》写了几千年,只有发疯了才能自大;因为他的才华和谋略,他很难表现出来,因为他的专制和狡诈,甚至被迫流亡。然而,流亡之路虽然艰难,却不能阻碍屈原的爱国主义。他坚信,只要楚国在那里,就有希望。在灰蒙蒙的天空,阴沉的云层和凄凉的风中,痛苦的心在呼喊:“我不能改变我的心,变得庸俗,但我将永远贫穷。”“这是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我上上下下去找。”

  哭声震耳欲聋,直冲心头。

  经常在这个时候,我总是流泪。多伟大的人啊!很遗憾,他死在汨罗,为祖国而死。我总是理解他的选择。他不想离开楚国,无法改变楚国。除了报告死亡,他还能做什么?我情不自禁地吟诵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命是英雄,死亡是鬼魂。这两句话不正是屈原一生的写照吗?屈原是英雄中的英雄,是鬼魂中的`英雄,是鬼神不屈的骨头。人们怎能不感动流泪?

  回首五千年的中国,他和屈原一样忠诚爱国,如孔子、晏子、岳飞,不胜枚举,但除了屈原,没有其他人能让我为他哭泣。同样,中国历史上也不乏狡猾的恶棍。秦朝的赵高、西汉的王莽、南宋的秦桧都是伪君子,他们都是有尊严的,伤害忠良的人。所谓“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如果每个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忽视国家的大义,哪个家庭能成为一个家庭?现在,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担,也应该学会辨别是非,趋利避害!学习前者的美,摒弃后者的卑鄙,传承高尚正直的精神。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念起了《离骚》:“高阳皇帝的苗族后裔,我的皇帝叫伯永,他在孟州拍下了照片,提高了自己的纯洁性,但是耿银武下来了……”这幅壮丽的《离骚》在我心中久久回荡。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8

  昨天晚上我和妈躺在床的两头,两个人手中的扇子快速的扇动,甚至能听得见轻微的风声。妈辗转反侧,口中嘟囔着:“真是热死了!”我翻了个身,回答道:“那你躺地板上睡吧,凉快点。”“现在不行,”妈压低了声音说,“快要到农历五月了,地气重,躺不得。”听到这个,我突然想起临近的端午节,五月初五在古人的眼里是个“毒日”。

  想必是屈原的冤魂久留不散吧,我挪到冰凉一些的席子上,想道。现在的人都很喜欢端午节:龙舟上急促的鼓点,打着振奋人心的节奏;荷叶里喷香的粽子,飘散着一种沁人的`糯米香;颈项上精美的香囊,一针一线精湛的绣工,沉淀了古韵遗风的沉香。人们总是沉浸在这个节日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有多少人记得这个源远流长的节日的始祖——屈原。

  当年,屈原两次被顷襄王流放。他自叹满腹诗书经纶,胸怀雄韬伟略,心中爱国深切,却遭奸佞恶毒陷害,以致落得如此下场,心中不甘。于是纵身一跃,径向汩罗江的深处走去,悲壮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那样污秽浑浊的社会下,屈原不受其感染,而同流合污,而是选择了用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控诉这个社会,证明自己的两袖清风。他的壮举被后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文章《渔父》中,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世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醴?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尘俗之尘埃乎?”渔父是一个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人,虽然他与屈原同处于一个黑暗的社会,但却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己的节操;而屈原则是一个“性情中人”,他始终追求着清白高尚的人格,宁愿舍弃生命也不愿与奸佞同流合污,至死不渝。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都表现了崇高的人格精神。

  转为现实,我所生活的世界也同样是这样的。我身边的环境,也让我看到了屈原的那种绝望。我忘了是什么时候,是谁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在我们这样的影响下,你迟早都会被我们给带坏的。”这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当时我什么都没有说,但是却在心里暗暗的想着,就算是有你们不良风气的影响,我也依然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千百年前那个随遇而安的渔父,那个忠贞不渝的屈原,那段简洁而深刻的对话。以及我要在地气极重的阴历五月,创造出阳光喜人的成绩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9

  屈原之死,本微不足道,但由于其深蕴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便成为说不尽的话题之一。在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心灵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情结,它象莲藕一样悄悄种植、萌芽、生长,不被察觉,却无声无息地模塑着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标准形象,这就是屈原情结。

  屈原情结铸就爱国主义诗篇。一句“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守丘”,已流露出炎黄子孙的爱国主义情怀。一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已道出诗人对风雨飘摇的祖国的深沉爱恋。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爱国,是我们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情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奔走呼号,甚至流血捐躯,留下了许多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事迹。他们留下来的无数爱国诗篇,正是他们碧血丹心的结晶,是我国悠悠文学长河中杰出的一支。千百年来,屈原情结触动着多少爱国文人的心弦,让他们写出那许许多多不朽的爱国诗篇。

  屈原情结提出叩问天地,穷究宇宙的探索精神。“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一种人类在前进道路上执着的追求。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的话道出在科学研究中只有不畏艰险、勇敢攀登、始终高扬科学探索精神的人,才能取得骄人的业绩,铸造出卓越的人生,从而到达光辉的顶点。“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变成现实。一项又一项骄人的科技成果的取得,与科技工作者内心那执着的探索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的取得,不仅是华夏子孙努力拼搏的结果,更是屈原情结中执着探索精神的真实再现。

  屈原情结倡导修炼美德、追求完善的人格精神。那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道出伟人的无奈,同时也成为正直的知识分子宁肯穷愁潦倒,也要卓荤不羁的人格品质的象征。陶渊明那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写出他为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在陶渊明灵魂的深处,可以说他受到了屈原情结的影响。屈原情结不仅影响了文人陶渊明,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世文人。他们面对社会的黑暗无能为力时,不能选择兼济天下,却能选择独善其身。

  总之,屈原情结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激励一代又一代文人创作出一篇又一篇的不朽爱国诗篇,还提出执着的探索精神和修炼美德、追求人格完善的精神。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10

  人有时候,太看重了,我们要回到虚无里去,结果忘了我们本来从虚无里来。——题记

  “哎,真是可惜了。屈原怎么这么傻啊!”预习完《离骚》,我禁不住感叹起来“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国家放弃自己,值吗?”带着满腹疑惑,我开始进入梦乡。

  遇

  月夜深邃,冷风凄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个带着哀愤的声音从前面传来。是谁?我跑上前去,看到一个身材高大,却看似柔弱的老人。他峨冠博带、腰佩长剑。感应到我的出现后,先是微微一愣,然后就独自端起酒杯,仰天长叹一声,一口饮尽。

  我想起他刚念的诗,那不是《离骚》中的吗?“屈原,你是屈原。”“正是在下”,屈原头也不回的说:“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语毕,又一杯酒入肚。我走上前“喝酒会伤害身体的。”屈原回头,冲我淡淡一笑,三分愉悦七分苦涩。“酒,损身;而痹心。功大于过也”,他顿了顿“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是呀!你有着贵族的血统,出众的才华,挺立的傲骨,为民做主的'高尚情操,你怎甘被小人污蔑呢。

  劝

  我想起资料上说,屈原为表明自己的忠心,竟以死来证明,不禁愤然:“屈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怎能这般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屈原不在意的笑了笑,“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但是,要保留清白也不一定要采取这种极端的方法呀!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吗?”我有点急了,“您在政治上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在文学上,您写下的作品《离骚》在千年后成为经典,千古流芳,这是多么大的一份荣耀啊!”

  屈原听了我的话,沉默了,良久,才抬头看我,我发现他眼睛里亮亮的,似乎有什么在沿着他苍白的脸滑落,“一人之荣,与一国之荣,岂有比哉?”他缓缓起身,长叹,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悟

  我一惊,梦醒了,枕边湿湿的一片。

  与屈原的一席长谈,令我想起了原野在《人生》一诗中写的话:人生,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人活着,当哭则哭,声音不悲不苦,为国为民啼出血路。人死了,让别人洒下诚实的泪,数一数,那是人生价值的珍珠。

  屈原不知道原野的这些话,却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我还有什么好劝的呢?只是希望再遇着他,向他学习罢了。

  月色深邃,我重回梦里。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11

  我站在岸边,眺望激流滚滚的汨罗江。此时的汨罗江波涛澎湃毫无一点悲哀的气息。而在两千多年的战国时代,汨罗江正吞噬者一代伟人屈原矫健的身躯。

  “屈原放纵,乃著《离骚》。”——司马迁。而鲁迅也曾为史记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高度评价。不错,《离骚》的确是一部惊世之作。它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君主昏庸,小人当道,它更写出了屈原的心系国运,直言进谏,“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尚情操。《离骚》的成就是不言而喻的,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整个文学界。

  在我细细品读《离骚》之后,除了感慨它的成就与影响之外,更多的是让我懂得了珍惜生命这个道理。对于屈原投江一事,有不少人不住地称赞:“以死明志,真不愧为大丈夫。”而我却不以为然。

  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每一条生命的诞生都是由每一个伟大的母亲培育十月而生的。所以作为一条生命的承担者,你不允许,也不被允许别人来伤害自己的生命,这不仅仅是属于你自己一个人的,还属于所有关心你的人的。所以,任何人都不能伤害自己,你不可以,他不可以,即使是伟大的屈原也不可以。好你个屈原,你以为一死就可以了吗?你可曾想过年迈的父母“白头人送黑头人”时的痛苦,你这样做是对父母的不孝。

  屈原真傻。这是我对他的第二个评价。楚怀王昏庸无道,误信谗言,可值得你为他而轻生,国虽是破了,可黎民百姓还需要你,若是有志之士定当选择明主再续自己的鸿图之志。被世人称赞的管仲不也是这样的吗?他虽不为主子以死来表明自己的志向,而是择其明主而侍之,他的志向不也都实现了吗?

  屈原不够坚强,即使当时的`他处在国破家亡之中又如何?越王勾践不也与他同病相怜吗?可越王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虽被虏在却仍不忘复国之志多年如一日,养精蓄锐等待时机。若当年越王没有坚定的毅志也不会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样壮丽的篇章。可是屈原却没有这样做,他选择了逃避。这是他不忠于自己,更不忠于百姓的表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无论我们面临怎样的遭遇,未来的路有多么的坎坷,要相信这一切是暂时的,漫长的黑夜终被曙光所取替,暴风雨终会被阳光所驱赶。即使是穷途末路我们一不应该放弃生命,因为活着就有希望。人一旦失去了生命所有的鸿图大志也将成为一席空话,所以我们应当珍爱生命,让自己的生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12

  一杯香茗,一捧诗书,追随历史的脚步,我遇见了你,屈原。

  清晨,窗户上朦胧着淡淡水汽,将窗外美景氤氲得一片诗情。历史书中的你,另我崇拜不已。不知不觉,我越看越入神,这时,似是一缕神风吹得我浑身酥软,双脚也不由自主的离开地面。

  “啊!终于到了!”我回到地面“咦,这不是楚国的朝堂之上吗?”我环顾四周,这里虽是古朴的建筑,高大气派的飞檐,浑圆的朱红圆柱,无不显示着庄严森威。王位上,是威风凛凛的.楚怀王。我欣喜若狂,莫不是穿越到战国啦!再看看我自己,一身素衣,头戴纱帽,俨然成了朝中一臣了。楚王高高在上,群臣们都鸦雀无声。一位大臣来报:“大王,张子来了!”张子就是张仪,他呀,是奉秦国之命来拆散六国联盟的。

  “大王,如今你楚国富庶,我秦国强大理应联合互助。”张仪衣冠楚楚,一副对楚王恭敬之样。

  这时,你,站出来了!坚定的眼神,眉宇间尽显英姿:“张子,眼下六国联盟不可改变,我楚国并无此意,敢问你是何居心啊!”你句句在理,字字铿锵有力,为了楚国坚决反击。

  “屈子,你倒是说说,你这六国联盟,为何不可改变?”你毫不示弱:“哼!倘若我楚国无视这六国联盟,与你秦国互助,那便是背信弃义!你秦国如今变法图强,野心昭昭,我怎知你张子不是秦国派来拆散我六国联盟而孤立我楚国的?”张子被你说的面红耳赤,转念又用600里土地前来诱惑楚王。

  楚王面对如此诱惑,身体前倾,面露喜悦之色。你忠心进谏:“大王,不可啊!这秦国实在多变,切不可听信他言!”楚王呵着斥道:“屈大夫,你如此固执,既秦国愿与我楚国交好,还相赠土地,诚心可鉴,有何不可!说罢甩袖欲走。你扑通一声跪地,苦苦劝说,换来的却是楚王一句:“即日起,贬屈原为三闾大夫,流放汉北!”

  不久,大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都,这是压垮你信仰的最后一根稻草。你一心为国,热爱祖国的心从未动摇,奈何,楚王听信佞言,你只得带着满腔愤懑,投向汨罗的怀抱。周围百姓们嘤嘤的啜泣声,大家都在江边喂鱼食,吟诵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睁开眼,一缕阳光正暖暖着洒在我身上,我回过神来,回味着刚刚梦中的情景,要是能和你,我崇拜的屈原一起生活,我定和你一起进谏,同甘苦,共命运!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13

  屈原是一个值得佩服的人。试问中国四大佳节,春节,那是一年的结束新一年的开始:清明,那是祭拜死去亲人朋友:中秋,那是与家人团圆的难逢佳节,而屈原一个人,就能为纪念他搞出一个端午……实在是,太厉害了,前无古人啊!我不佩服行吗,华夏几千年,屈原当真影响地深入骨髓啊。

  屈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他文采斐然,一人引领千万骚客,为人极为正直,与恶势力抗争决不妥协,更是一个一生尽心为国的伟人,无论是“王甚任之”还是“大困”,对祖国永远是一个坚贞不移,至死不悔,就是这么一个有治国之才,爱国之心,刚正不阿的浪漫诗人。

  但,他并不值得我学习,做榜样。

  屈原是一个迂腐的人,他的“忠”,我的确佩服甚至仰望,但那不过是“愚忠”。“王甚任之”时尽忠,无可厚非;但当整个王公贵族开始反对你,抛弃你,明明有康庄大道不走,依然一副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的模样。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这些儒学伦理战国之时还没有盛行,正是这位伟大的屈原屈大诗人屈大忠臣,将这种忠君报国,存君兴国的“伟大”“正义”的思想毫无保留深深的填入了这“更伟大”“更正义”的传统道德观念中。试问:孔子所说,仁义礼智信,何来忠字?

  就这样屈原的故事成为美传,中华美德,永垂不朽,成为一代代帝王的统治工具,成为万千百姓的道德楷模,成为人们过佳节的纪念对象!没有这忠君报国的汨罗一跳,也许,只能说也许,岳飞就不会惨死风波亭,直捣黄龙未必没有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英雄不能战死沙场而死于帝王阴谋的悲剧!屈原的汨罗一跳,不管本着什么目的,什么初衷,他本想狠狠震惊一下警醒一下祖国也好,不忍看到楚国江河日下的悲剧也好,或者是干脆一了百了的'消极逃避也罢,他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空前的!这样的伟人,他本身的人品越好,为祸却是越大。坏人为祸,为祸一时,为祸一世:好人为祸,为祸一代,为祸一民族!好人的“祸”——那些好人有意无意的光荣事迹,成了帝王们俘怒苍生的王牌,帝王们站上了道德的制高点,人人尽而忠之,这种“忠”,当事人认为很伟大,世人亦然,唯有帝王风轻云淡心中一阵不屑:不过一条忠诚的狗罢了!

  这种可怕的现象,两千多年不止!

  屈原是冤枉的,他的君子品行的负面影响,任汨罗江水流干也不会知道一分。就让屈原安静一下吧,少讲讲他的“传世美德”,让它成为一个值得佩服、尊敬而不是一个被效仿,被榜样的人!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14

  在我印象里我一直都知道屈原这个人,和他的《离骚》,也仅此而已,从来没读过。不过,其实我还知道端午节吃粽子也是因为他。我到了学《离骚》(节选)的时候才真正对他有所了解,但也仅此而已,譬如他如何爱国如何志向高洁。但这些也只是从书上或听说了解到的,不是我感悟出来的。读《离骚》时我唯一的感觉就是他很自恋。

  但到了最近学的《屈原列传》,我觉得我了解得更多一些了,但可能还是不够深刻,最起码我现在了解了他的才华非同凡人,人家自恋点也是有资本的。但那也就不再是因为他自恋,而是极力表达自身还保持的高洁的情操,不愿与世俗同列。最让我敬佩的其实是他最后的投江自杀。似乎古代太多名士对气节十分看重,对于原则不会做出一点让步,当现实与自己所坚持的某些东西冲突而又无力改变时,他们往往选择死而不是妥协地苟活下去。屈原也是如此。当自己不被信任,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家一步步衰弱,他没有背叛它,而是以死表明对它的热爱。有些人认为这样太不值,也太固执,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似乎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更适合这样的情境,而不是抱着石头就跳进去了。

  可是我个人觉得他的选择更加令人佩服。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自己的信念,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一个信念是他们活着的唯一支持力。当我不能坚持我的原则,我的信念时,生活于我已不再有意义了,这让我想到原来的哥斯拉兄弟,做鞋对他们而言就是生命,如果不能用心做鞋,做自己想做的鞋,那就不活也不会妥协。信念已变成信仰,为它而活或为此而死都在所不辞。

  屈原也是如此。他坚持自己的高洁,对楚国的热爱。当小人当道,怀王不再信任他时,他依旧忠心耿耿。当楚国抛弃了他时,他却没有放弃楚国,仍日日心系怀王,心系楚国人民。当已无力回天,他选择用死来表达自己的痛和对楚国的爱。你当他是固执吧,可正是他的固执成就了他。他的`高洁孤傲传诵至今,他的爱国之情让历代人所赞诵。

  世人皆浊,我只有以死来保守我的原则。这是一种气节。

  而我非常敬佩甚至崇拜这种气节,似乎在读古文或了解历史的时候总能遇到这样的或相似的人。他们的这种品质吸引我想要了解他们,并敬佩他们。似乎这样的气节在如今不再有,这也是他们的时代更加令人神往。这应该就是我们不断探寻、追随古人事迹的原因吧,正如屈原,总能有让我们的心为之震颤的地方。屈原用死捍卫了自己的气节,自己的原则。我们因而敬佩他,缅怀他。

  因为人,总要有原则。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15

  我总觉得屈原之死实在是不值得。我对他所做出的事情表示理解,但是对于这样的极端做法我并不赞同。

  屈原本人自视甚高,这点结论从《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兮”“肇赐余以嘉名”“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这些话中可以轻易得出。一个“知识分子”,清高是正常的,过分的谦逊才是不必要的,这样既没有魄力,也没有大家风范。他的理想也很美好,“不抚壮以弃秽兮,来吾道夫先路”。他虽然有这样的理想,也具备这样的才干,可是没有遇上“圣主“,在楚国日薄西山之际他投江自尽,但这或许不值得。

  首先,我对“秦灭六国之时,楚是最冤的“这一论调持有否定态度。既然是诸侯割据,那弱肉强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楚怀王够傻,做出来的事情够离谱,也不懂知人善任,最后落得个凄惨的下场就不能算冤,这样的国君领导的'国家,不被灭掉才是对其它国家不公平的事情。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屈原这样的行为,虽然有很大一部分出自于对楚国民生疾苦的感慨,但是没有脱离愚忠这一范畴。

  他大可以如管仲所言“不盖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在当时,谋士效忠于不同的诸侯王是很正常的事情。改革政治不是件易事,不流血的改革更是难上加难,在君主不重用时想凭一己之力改革就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他真的爱这片土地,爱这里的人民,就应该另寻圣主。助其以更少杀戮的方式夺下楚地,减少战争和不必要的伤亡才是良策。他一死了之,只能说明其境界未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地步。这里为宋荣子抱不平,为什么他这样的人却没有名气。当然,这是庸人自扰,宋荣子本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

  不是为明君,那么效忠国家就没有了意义。如伍子胥一般被杀的臣子还少吗?他爱的应该是国家、土地、人民而非其政治和国君。既然如此,投靠其它国家似乎就不是什么坏主意,毕竟这样对人民或许会更好。

  无论如何,屈原最终选择了死,留给后人一个值得回味的题材,没有人会知道,站在江边的屈原究竟想到了什么,或许他有了足够的理由去死只是我们不知道或者没有想到而已。所以不过是从个人自由还是从他本人的现实处境出发来说,我们都是不能对他的死做出任何客观评价的,我们所说的一切论断都带有因自己的联想而产生的主观性。

  屈原的寂寞我不懂,也不想懂。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16

  我是一位渔民,可以叫我老朱。我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我却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生死离别。

  那还是周赧王三十七年,五月五日,我像往常一样划着船到汨罗江浅水区和深水区之间捕鱼。那天下午,忽然刮起了大风,江面上水浪翻滚。为了自己的小命,我急忙上了岸,用一根木棍支着地,穿着芰荷上衣站在一棵大树底下。突然,一位老者摇摇晃晃地向河边走来。他穿着粗袍,头发花白,脸庞瘦削,面容憔悴。我仔细一看,这不正是三閭大夫屈原吗?狂风中,他的头发凌乱不堪,他的.双眼满含泪水

  我大吃一惊,忙问道:屈大夫,您博闻强志,知识渊博,您立志改革,忠心保国,应为楚怀王供事,为何沦为如此地步?屈原望着远方,长叹一声,说到:我直言进谏却遭小人排挤,我崇尚美德却被大王贬逐。唉!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我说:既然你明知他们无知浑浊,又何必因此生气?屈原答道:不是我气量狭小,而是我不能和他们心合,既然不心合,又岂能与他们一起苟活?

  我听屈原这言语中已有心灰意冷之意,便连忙劝道:人世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你可以先假作服从之意,取得咱们楚王信任后,找机会东山再起不就好了吗?可是屈原又摇了摇头,说:今天楚国暗无天日,我不愿让世间灰尘染了我的身躯。如再有来生,我必下定决心一鼓作气,帮助楚王重振朝纲!说吧,他咬破中指在旁边石头上写下了《怀沙赋》,之后,他趁我不备抱起石块投入汨罗江中

  目睹此情此景,我不仅慨然长叹:屈原,你多次出使齐国联合抗秦,却因变法受阻落得如此下场!你品格高洁,却未逢佳时;你才高八斗,却无用武之地;你精忠报国,却落汨罗江中我非常尊重你,就是因为你的宁死不屈,及你的清白高洁。虽然我并不理解你为何走上绝路,但我知道你一定有你的难言之隐

  为了你的肉身不被鱼虾食去,我便想出了做粽之法;为了早日让世人瞻仰你的遗容,我便打造出龙舟,让人们努力找寻你

  叮铃铃,一阵闹钟响起,我赶紧从被窝里坐了起来。回想着梦里的一切,回想着屈原投江自尽的一刹那,不禁隐隐心痛。正在这时,妈妈的声音传来:阳澄,吃粽子了!今天是端午节。此时我才猛然醒悟,下了床跟着妈妈向厨房走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大夫,你执着、奋进,你乃顶天立地的一位大丈夫!你爱人爱国爱世间的一切,但终究没有成果,而今天世人为了纪念你有了端午节!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17

  对于屈原,人们纵说纷纭。“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将自己说成是世上最清醒的人,何等的傲慢,但却一直坚守自己的原则,即使被流放,被排挤,但仍然坚持,那种坚持,那种不与世同浊的坚持是很少有人作到的。

  可能有人会说,屈原很迂腐,既然有才,既然楚国不识才,他大可到其他国家去,为何还要守在楚国,但也正是他对国家的坚守,国家的热爱,那样的坚持,才显示他与当时其他有才能的人与众不同,怀着对本国的爱,才使得他有了自己的根。

  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看,他的确是很爱国,并一直坚持着去帮助国家发展。但他太过于坚持原则,虽然他的原则并没有错,但并没有帮助到当时的时局。如果想让国家时局得以扭转,在陷入困境时,大丈夫能屈能伸,而不应因为遭到陷害而放弃救国,如果他是真的想救国的话。他坚持个人原则,在某种角度看,并不是完全在救国,而是为了保持他个人品行的高洁,他把个人原则看得比国家兴亡更为重要。就他所说,“举世混浊”,“众人皆醉”,他不愿同浊同醉,那么救国必然遭遇重重困难,并且他并不是一个真正懂得救国的人,他的方法过于直接,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不懂得变通。而最后对生命的放弃,在某种程度上,是他对自我的解脱,如果他真正想要救国的话,就不应该用死来解决,因为,死对他来说,是个人品德的维护,自我的解脱,但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并没有实际的作用,只能是奸臣当道的`形式更为恶劣,让他们的气焰更加嚣张。死,并没有解决问题。虽然他曾试图想办法改善现状,但他并不是一个能把救国坚持到最后的人,他唯一坚持的只是对个人品行的维护,似乎有点精神上的洁癖,他把这放在了救国的前面。其实从这也可以看出,屈原并不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很强的人,他不懂得勾践的卧薪尝胆,不懂得忍辱负重,不懂得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包括个人的精神。

  当自己的理想没有得到实现时,他选择逃避,放弃。虽然,他那种精神,从哲学上,人的个人修养上,是很值得敬畏的,但从客观实际来讲,并不适合。他在那样的状况下救国,改革就应该预料到有重重困难,并且事情的走向不能在他的计划之中,包括做人做事的方式,在当时的背景下,只要能救国,能改革,短暂的丢弃个人的原则是必要的,但他却太过于执着于自己的原则。他本来有很多条路可走,但却选择了放弃,选择了自己的人格,原则。

  屈原的洁身自好让我们看到他高尚品德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他缺少忍辱负重与牺牲。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18

  “中国自有史以来第一位伟大的诗人首推屈原。

  ——郭沫若”

  这副题词出于近代作家、诗人郭沫若对“东方诗魂”屈原的赞美。而我,也是在游览了屈原祠之后才对屈原有了更多的了解。

  刚走到屈原祠大门,白墙、红柱、黑瓦的三重牌楼式建筑让我们仿佛到了2000多年前的楚国都城。我们顺着大门走进了前殿,屋子的中间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屈原祠经过三次搬迁的经历。我们看到那三次搬迁的模型,一次比一次宏伟壮观而庄严肃穆,足见屈原在后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了,也难怪他被评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呢!

  之后,我们走进侧殿。墙壁上刻着《九歌》、《山鬼》、《九章》等许多屈原的`著作。其中有传诵千古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了屈原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的坚贞品格,值得我们学习!顺着过道,我们还看见侧殿上有两幅镂空雕刻的图案,一幅是太阳,一幅是月亮,导游告诉我们说这是比喻屈原的精神与日月同辉。

  接着我们到了“天地齐光”大厅,里面介绍了屈原的家谱。走到这里,导游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屈原出生在秭归县乐坪里,他才华横溢,十九岁时就做了左徒,后来楚怀王越来越信任他让他做到了三闾大夫的高位。可是当时的朝廷混乱,有许多乱臣贼子嫉妒屈原,却苦于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报复屈原。一天,机会来了,秦国见楚国要和齐国联盟,便派使者去往楚国唆使收买了几位大臣和楚怀王的宠妃郑氏,让他们合力排挤屈原。听信谗言的楚王便渐渐疏远了屈原,并将其流放。后来,楚国被秦国所灭,第二次被流放的屈原悲愤不已,便怀抱大石头投入了汨罗江……听到这里,同学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同情而愤愤不平的表情,唉,一代名士,竟落得如此下场……

  拾级而上,我们又来到了“万世景仰”大厅,厅内正中央座落着一个高3.9米,重达3吨的屈原青铜像。只见他眉头紧锁,眼睛炯炯有神,仿佛在以一种悲天悯人的神情俯视着苍生。他是那样高高在上,又是那样正义,心中好像在说:“怀王呀!怀王呀!您真糊涂呀!您被奸臣骗了!……”最后,我们来到一个名叫“读书洞”的地方,一个灰黑色的岩洞里,仅有一石桌、一石凳,据说这是屈原小时候常常在此读书的地方。我恍然大悟,屈原的才高八斗原来是他刻苦攻读的结果呀!

  走进屈原祠,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屈原的伟大之处,我真想对他说:屈原,您好!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19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修路幽蔽,道远忽兮。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

  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

  定心广志,余何所畏惧兮?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

  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怀沙》

  每到端午节,人们必定会想起一个人。他至死不渝的致力于维护自己国家的权力和利益,但面对官场的风云莫测,他也无能为力。最终悲愤至极,投江而死。

  以下是屈原的一些资料:

  屈原(约前340~约前275年),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史记》有传,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巧作品传世。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王甚任之」。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连带的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悲愤,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百姓的心中。

  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屈原以死诉说了自己的悲伤、惋惜、痛苦以及乃至绝望。但他的精神是我们这些后人永远的典范。试想一下,国破人亡,何其悲怆!但国家中如果不乏屈原这样的人,国还能破,人还能亡吗?

  中国缺少的,正是这样的人!!

  就拿日本侵华战争来说吧,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永远铭记的奇耻大辱,可是呢?前几天看过一个报道,著名歌星杨丞琳达主持人问时,竟不知道卢沟桥上有狮子,更可气的是,她认为日本侵华时很正常的事情,还表现出了明显的亲日现象——中国像她这样的不止一个,其数量足以百计。

  更有一例,网上出现了“愤青”现象——就是一些对日不满的`年亲人的自称。他们一出现,真是把日本人的所有罪行都揭露了出来。可网上立马出现了反对之声,什么“日本人也挺好的”、“你们不该这样做‘等等等等——你们不想想韩国人是怎么做的!!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淡薄了一切,其中包括了人们的爱国心,这个问题,真该引起每个中国公民的关心。

  是该觉醒了。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20

  屈原是谁?是一位爱国诗人,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我国著名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正是为纪念他而产生的。这些是身为一个中国人,都该具备的常识,可对于开头的问题,部分年轻人却给出了五花八门的,令人怒其不争的答案:是歌手,唱过《离骚》;是运动员,跳过江。是厨师,是医生……数典忘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最大的不幸。

  当今社会,有一个令人十分痛心的现象:部分年轻人对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文化如数家珍,却对本国传统文化漠不关心。他们在圣诞节当日戴着圣诞帽高声喊叫“merryChristmas!”,却在被问到春节的习俗时哑口无言。究其根源,我们不难发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此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一个人的性格养成、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会受家庭教育的影响。而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也会受家庭教育的熏陶。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孩子。他从小就受到家庭予他的京剧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这让他在继承梅派京剧时有了相当扎实的基础和纯正的.文化素质。最终,他很好地传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梅派京剧,并使其得以发扬光大。由此可见,家庭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如能将其作用发挥好,则传统文化便更易传承。反之,若一个家庭一味推崇外来文化,那么,崇洋媚外之风便不吹自起。

  学校是宣传文化的主阵地。年轻人走向成长的途中,多半时间要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的教育不容忽视。有的学校为提高中学生外语成绩,大办“英语周”,大力营造学习外国文化的浓厚氛围,却将传统文化排斥在外。于是,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在校内盛行,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到来时,只换来学生得以放假的欢呼。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尚且如此,又谈何让学生传承?

  社会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社会的风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年轻人,甚至其他年龄层次的人的思维方式。“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思想一旦成为社会潮流,我国传统文化便会面临失传的危机。因此,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社会更是义不容辞。唯有社会形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气,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我们要记住的不仅仅是屈原,还有那些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根。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21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

  微风轻轻地吹拂起书页,其中夹杂着一丝书香的气息,目光辗转在用至情写的文字间,细细地品读着你——屈原。和你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离开郢都,流放江南,纵使这里环境清幽,你依然心系国家,心系百姓,每到夜晚,总会有凝重的叹息声在空气中传播。我能从你的叹息声,感受到你对国家和百姓事那样的执着,那样的不悔。

  面对湘水,感受着秋冬之交的寒风,任风肆虐地吹散他的头发,坚毅的脸上写满了疲惫,面对山峰,感受着雄伟壮观的高山,不禁感叹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可是再美的风景你也无暇欣赏,你再一次在流放中哀愁。我听到你内心的无奈与不舍,我劝你想开点,没必要那么执着,既然人家不重用你,你何不纵情山水,享受着诗意的生活?你却对我的建议置之不理,内心愁绪万千。

  你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仁而被逐下仍然能坚守住你内心的信仰,牵挂着你的百姓,你的王,如此坚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你,将所有的哀思寄托在一株小草,一朵小花,只有此刻,你才能呼吸畅快。

  那一夜,郢都被秦攻下,你哭了,你的泪水滴在竹简上,与墨相溶,你的泪水滑过的长衫,深深地砸在地上。国家灭亡,百姓流离,你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抑郁与愤懑,唱出《怀沙》这千古名诗。最终,你还是离开了,站在汨罗江边。我求你不要离开,你的才气不该就这样被埋没。谁知你心意已决,汤汤的汨罗江最终收留了你,可汨罗江太浊,荡涤不掉你的忧愁,汨罗江太浅,掩饰不了你的遗憾。

  你的'身影永远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留给后人的是你那“粉身碎骨浑不怕”的心,还有那对国家,对百姓的真挚的情。

  然而,在电吉他轰鸣的时代,竟然还会有一种似古筝细腻婉转的悠扬轻轻拨动我的心弦。在流行歌盛行的时代,竟然还会有一种缠绵迷离的情调跌宕起伏的气势叩响我的心门。

  我倾听你那迷惘的心声,倾听属于你的历史,倾听历史的跫音。

  屈原之死给时空注入新的含义,这一道闪光的利剑划破了千年长空,给生与死赋予了新的内涵,他的精神流淌在每一个中华赤子的热血里,融入炎黄子孙的灵魂中,死不是一种结束,而是一个伟大的起点。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22

  忠国被诬陷,楚为秦侵凌,心有哀怒;流放于江南,抗争在现实,笔下《离骚》,演后为安。——题记

  某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让古代的文人穿越到现代来。这不,屈原正被这股力量所吸引……

  当屈原复活,来到现代时,他正在一个山脚的树下。他摇了摇头,清醒了许多便思考:我不是被上官大夫靳尚诬陷,然后被怀王流放江南,投汩罗江而亡了吗?他看了看自己穿着长袍,旁边还放着一本书《离骚》。他站起来,拍拍自己衣服上的灰尘,昂着头说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边走边摸着下巴,满是疑惑:“这里为何这么漂亮,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很新鲜,但是为什么没有战争呢?各国之间应该在打仗才对啊!诬陷我的小人呢?我得去评评理。

  屈原来到一座城市,那里的行人穿着怪异的服装,路上不再是马车,而是一辆辆飞驰的汽车。人们看着他,都发出异样的眼光。屈原很失望,他低着头走在路边,直到……

  一辆崭新的黑色轿车出现在屈原的视野里。从车上下来的是这座城市的市长大人。他提着公文包,真诚地问道:“您好!我是这座城市的市长,最近我们市里总出现一些不道德的事,如:某店的财物被盗了,破坏公共财产的……我觉得你像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想请你为我们演讲可否?问你贵姓?”

  “您好,市长,在下屈氏字原,久仰久仰,我很愿意为此演讲!”他很愉快地答应了。

  屈原跟着市长走进了大楼,让屈原坐在椅子上,拿着话筒开始演讲:“各位市民们,您们好!我是屈原。今天,我是来给大家演讲的。我是楚国一名官员,对怀王忠心耿耿,得到了怀王的信任。后来,上官大夫靳尚趁我为怀王拟定宪令的时候,在怀王面前诬陷我,故怀王“怒而疏平”。在楚襄王时,我被流放到了江南。楚国为秦国侵凌,我的心里充满了悲愤。如果不是小人靳尚诬陷我,或许就会是不一样的`局面……所以世上有很多破坏道德底线的事情,当我知道自己的国家处于这样的局面时,我充满了哀怨和激愤,不得已借诗歌来表达,我写了《离骚》、《九歌》等。我做这些,只为了表达我那颗赤诚的爱国情怀。在这个时代里,奸佞之人干的事情还有很多,而社会的安定都需要大家一起来维护,市民们,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为城市的安定美好作贡献!”

  屈原的演讲非常成功,市长也很高兴,屈原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假如屈原复活来到现代的话,我相信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23

  今天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楚王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离骚》、《天问》,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到汨罗江边去打捞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也做同样的事。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因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可真伟大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也不例外,最重要地是,今年我要趁这个机会,跟奶奶学习包粽子。

  首先我们要准备的东西有:?米、精肉、花生、细绳、粽叶和调羹等,东西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包了。

  只见奶奶先拿起一张粽叶,熟练地将粽叶卷成漏斗形。我认真地观察着,简直太简单了嘛,还没等奶奶教我,我就急不可待地包起来了。可是等我自己卷的时候,看似简单的事情,无论我怎么卷,就是不成样子,我有点不耐烦了。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一件事情,要认真地去做,刚开始做不好,这是正常的,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结果。”听到奶奶的话,我非常羞愧,脸红得像苹果。我重新坐到餐桌边,奶奶又耐着性子对我说:“天豪,别着急,左手拿住粽叶,用食指和中指夹住粽叶,再用右手把它卷成一个漏斗形。”奶奶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在她的再三指导下,我终于把粽叶折成漏斗形了。接着,开始放糯米、精肉,最后,奶奶教我把粽叶层层包裹、穿过粽子,用细绳打成一个结,这样,一个不太像样的粽子终于在我手中“诞生”了,我兴奋不已。奶奶还告诉我其他粽子的形状和品种,在奶奶的鼓励下,我又接二连三地包了好几个。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24

  离骚,几千年之后的国家经典,离骚,证明的是屈原不屈不挠的性格,离骚,给我们留下的是忧国忧民的思想,就是离骚,在漫长的时光里成为了永不退色的经典,它不知教育了多少文人学子,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土地上的不朽诗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虽然几经流放,但还能有着这般刚强意志的人可不多,如果屈原当时怀着悲伤地心情离开楚国,可能历史便会改变。虽身在它乡,但还是心系国家,这种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不被金钱美色所动摇的贤臣又有多少?做官难,做官是要体谅百姓之苦,做官就要做到忧国忧民,做官不做糊涂官。陶渊明不愿意做官是因为官场的腐败与黑暗,但屈原却是因为君王的昏庸而迫使遭到流放,就是贤臣的离去,最终使楚国的命运走到了尽头。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每当我读到这里,不禁感到可惜,他一生为了国家最后却是落的如此下场,便使我产生了对他的同情。君王的昏庸和群臣的挑拨离间虽迫使之流放,但却没有动摇屈原的心,这种不同流合污,不苟且偷生的精神使我感到敬佩。我赞叹屈原的那一身正气,赞叹他那刚正不阿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正是他那一颗怀有正义感的心才不会被后人所遗忘。世上小人虽多,但也有怀有正义之心的人与之对抗,并且将之打败。

  扶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这句维护自己美好品质的句子正是被历代圣贤所称赞的,这句具有高超艺术性的诗句也正是屈原顽强性格的.展现。这句千百年来都不曾被人所遗忘,哪怕是最后一刻想要离开,也没有什么过错,但那一种爱国的精神和优秀的品质也不允许,在命运的安排下又返回了自己的祖国。

  在我们今天,有像屈原那一种刚强性格的人已是寥寥无几,直到读了离骚,才使我的心有所触动。有人认为,屈原死的不值,他完全可以重头再来,依附于其他国家生存。但我认为他死得其所,对屈原来说,这其实是一种解脱,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内心上所受到的伤害,才不会在良心上有所谴责。所以,离骚永远都是一座永远无法超越的巅峰。

  而现在,屈原所拥有的高尚品德我们每个人也值得拥有,做人要怀有一颗正直的心,时时刻刻保持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好品质。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在国家昌盛时期,我们快乐,在国家陷于为难时刻,我们挺身而出。我想这不光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所要做到的,当时的屈原也是为了表达此感情吧。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 篇25

  错的不是你,而是整个世界。

  投江,在当代来看,称之为愚昧也不足为过,正如旁观者不理解自杀者,世俗也不理解屈原。我想,只有一个人过于执着于某样东西时,才会演变为轻生。而屈原执着的便是他的理想与自尊,这成就了后人对屈原的赞赏,也造就了他投身于汩罗江滚滚波涛的悲壮。

  可是执着却能在生命中开出艳丽的花朵。

  我认为,所谓伟大,就是在看透事物本质后仍能不放弃心中所想,他,早已看清世俗工巧,周容为度,尽管被楚国和世人抛弃,他仍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叹,仍展示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纵使遭世人排挤,他仍关心民生,希冀国家,这不只是一种宽容,更是一种伟大。

  幽兰,本就不该生长在草莽中。“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谗人当道,君王昏庸,或许,朝廷本不该是他应去的`地方,当一个满怀希冀与抱负的诗人,看到官场上的污浊,将会有一种怎样的失望。于是,他选择了幽兰自香,他认为,只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便可等来君王的贤明,等来国家的壮大,可是,清风吹不散朝廷的腐败,香换不来贤明的君王。“路漫漫其修远兮”,尽管诗人“上下而求索”,却终究抵不过浑浊的世俗,拦不住亡国的结局。

  “世人皆醉我独醒”,纵然他可以秉持幽兰无人自香的气度,但苦乐无人与,毕竟凄凉,在亡国之际,这混乱的世界已装不下他的信仰,理想已经冲出世界,要这身躯,又有何用?

  他死了,肉体流逝于水中,精神却升于九天,与日月齐光;灵魂融入风里,与天地比寿。

【我心中的屈原作文】相关文章:

我眼中的屈原作文03-31

我眼中的屈原作文5篇04-18

我心中的作文03-10

纪念屈原的作文12-12

我眼中的屈原作文(通用26篇)06-07

我眼中的屈原作文(通用15篇)03-23

我敬佩屈原作文(通用66篇)04-01

我读懂了屈原作文800字06-16

屈原我想对你说作文(精选15篇)03-24